【#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人才观美文随笔》,欢迎阅读!

我的人才观美文随笔
我的人才观美文随笔
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一个工业社会。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
自从微软中国研究院宣布成立以来,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中国设立研究院?我一向的回答都是:“主要是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人才。”“人才”为什么对微软如此重要?
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在一个工业社会中。这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举一个例子,世界上最小的Basic语言就是比尔·盖茨一个人写出来的。而为微软带来巨额利润的Windows也只是由一个研究小组做出来的。
而在一个研究机构中,人才的重要性更高,因为研究和开发有着相当的不同。一位研究员“想”的能力比“做”的能力更重要。一个了不起的研究员(如爱迪生)的成就,是一般的研究员根本无法相比的。举一个计算机界的例子,在1970-1980年之间,Xerox PARC是一个只有数十人的小实验室。 但据我曾在Xerox工作的朋友Alan Kay说,这数十人有“可怕的才华”。 这“可怕的才华”带给了计算机界多项了不起的发明:激光打印机、Bitmap白底黑字的显示、用鼠标的GUI(图像用户界面)、图像式的文字处理软件、以太网和面向对象技术。这六项发明,启发了微软、苹果、惠普、 IBM、 Sun、 Cisco及其他公司,终于在十年后把这些技术带入主流。今天的人类能进入信息社会,Xerox PARC 的数十研究员功不可没。
爱才的例子
因为人才的可贵,比尔·盖茨先生常常提到,对微软最大的挑战,就是继续快速地发掘和雇用和现在的员工一样优秀的人。针对研究,他也曾说,研究的成功完全靠人才,所以微软追随人才,到中国来办研究院。【二]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公司、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改革创新,对人才的需求更是“求才若渴”,不惜重金招才纳贤,并再三强调以人为本。现在连电影《天下无贼》中也在说,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看,连贼头都知道市场的趋势,可见人才炙手可热的程度。人才的概念不可一概而论或者说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不同行业、不同工种有与之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观和价值观,有的重学历,有的重品质,有的重经历,有的重实践能力,有的重相貌等等。据中华词典查阅:人才是指品德才能兼优的人,有特长的人。由此而知,“人才”中,品质是首要问题、是基础,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品质良好,做人诚实正直、心胸宽广、勤奋忠诚。在此前提下,一个在其所在行业、所在领域、所在层次做出超乎一般人贡献、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才能称得上是“才”。相反,一个拥有才华却品质低下的人,即使才华再出众,最终也会一事无成,比方说,如果把“才”用到贼头的.身上,才能越高,破坏力就越大。西方也有句话说: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中西方的这些道理足以说明人们对品质的重视,优秀的品质是人们成才、成功的指航灯,是一个基本决定因素。
在我们了解了人才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后,出众的才能也应是我们所关注的,但我们也必须清楚,人才不是全才,更不是全能,不可能尽善尽美。他们只是某一个行业、某一种职业、某一个公司的佼佼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只能找到适合做某项工作的人才,很难找到完美无缺的全才。所学的知识与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是沧海之一粟。所以,我们应以一种长远的发展目光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扬长避短,挖掘其所具备的潜质。人才的培养、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O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