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足课堂,做学生课堂学习中需要的角色》,欢迎阅读!
立足课堂,做学生课堂学习中需要的角色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泰安路小学 26660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也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来实现。教师在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角色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正确做好学生课堂学习中需要的角色呢? 一、教师应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师观,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空间,尊重每一个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一切努力;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想方设法创设情境,优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心理因素,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推导”时,如果给学生一个圆,由于以前只是认识,现在初次接触这样的图形,对圆这种图形刚刚了解,无论如何拼剪,也得不到一个严格意义上比较精确的图形,这时就需要教师的促进作用。
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而来,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而来,而圆这种图形比较特殊,它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同学们是否可以尝试把圆拼剪成近似的长方形、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等已知图形来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呢?此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不至于束手无策,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进程。
二、教师应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在学生课堂学习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学生自我设计学习活动和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指导学习者寻找、搜集学习资料和利用学习资源,对学习者学习方法信息、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反馈调整和指导。
在“相遇问题”教学时,教师可演示出现哪几种情况?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车,同桌的两人在一起试一试。通过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探究出运动情况:面对面的走叫相向而行;背对背的走叫背向而行;朝一个方向走叫同向而行。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获得了对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理论认识,提高了自己在解决相遇问题应用题的能力,并使教师和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实现了同步成长。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咨询者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疑问,比如学法上的问题、知识上的问题或者思维上的疑点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不同意见,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大有裨益。 四、教师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具有了自主求知、自主发展的特点。在课堂中,教师要走下讲坛认真倾听他们之间的不同意见,给他们争论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真实地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一块研究问题的合作者。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先带领学生实地测量,量出本校篮球场地的实际长是28米、宽是15米,然后想办法画在图纸上,首先要明确篮球场不是随意画出来的,要根据一定的比例来解决。
然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并汇报研究结果。有的小组画的长方形的长是2.8厘米、宽是1.5厘米,是把实际的长与宽缩小了10倍;有的小组画的长方形的长是5.6厘米,宽是3厘米,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了5倍。
通过研究得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然后再研究已知其中的两个量,怎样求另外一个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合作者,适时地帮助学生探究出新知。 五、教师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者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对于长方体的特性,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去获得。先通过摸一摸得到面、棱、顶点的概念,再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的办法来对长方体有一个总体认识,然后认真地观察面、棱、顶点的特性,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长方体的特征。自始自终,教师始终是一个参与者。
作为一个参与者,也可以请教学生:“学了长方体以后,我想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魔方到底是不是长方体呢?”学生就会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自豪,会很认真地去回答,从而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新知。
六、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者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教师在学生课堂学习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当心理治疗者的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总之,高质量的教育呼唤高质量的教师,高质量的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由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变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参与者、心理健康的保护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K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