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原创】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自然科学现象)》,欢迎阅读!
![哈哈镜,中班,勺子,自然科学,现象](/static/wddqxz/img/rand/big_35.jpg)
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自然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感知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并尝试用集体记录、个体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在科学区投放平面镜,鼓励幼儿玩“找光斑”“双面镜成像”等游戏,了解平面镜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幼儿已有照哈哈镜的初步体验。 2.材料准备: (1)平面镜若干。
(2)光亮度较高的不锈钢勺子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3)幼儿人手一份记录表(上面贴有不锈钢勺子的凹凸面实物图片)、笔。 (4)生活中的凹面镜和凸面镜图片若干。
3.环境创设:利用多面哈给镜,布置“哈哈走廊”(镜子标上序号)。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感知、体验平面镜和哈哈镜的影像效果。
请幼儿分别用各种镜子照一照自己。并说说:你是用什么镜子照自己的?镜子里的你和原来的你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二、探索勺子里的“哈哈镜”成像。
师:勺子是我的魔法宝贝,大家一起仔细看一看它的神奇吧。
(一)摸一摸:请幼儿看看、模摸勺子,感知不锈钢勺子的凸面和凹面。 师:勺子的两面一样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理解并丰富词语:凹、凸。) (二)照一照:请幼儿使用勺子照照自己的脸,初步感知勺子凹面与凸面成像的不同。
师:勺子的凹面和凸面会变魔术,让我们分别用这两面来照照自己的脸。 (三)说一说:帮助幼儿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凹凸面的不同成像。
(四)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你发现了什么?勺子凹面和凸面照出的自己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不锈钢勺子照出的模样你在什么地方也见过?
(五)验证并记录勺子凹凸面的不同成像,揭示秘密。
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请小朋友再次用勺子的凹面和凸面照照自己,仔细看看你照出来是什么样的,然后把具体的样子画在记录表上。
(六)请部分幼儿展示并讲述自己的记录表。
(七)梳理经验,用凸面照出来的人,脸都变形了,这就是“变形术”:用凹面照出来的人,脸不仅变形了,而且颠倒过来了,这就是“倒身术”。
三、游戏“我说你照”,巩固经验。
(一)师:接下来,我来说口令,你们听我的口令用句子照自己。侧如,我说“倒身术”。你们就要用勺子的哪一面照自己呀?
(二)提示:你们可以看着记录表来操作。
(三)小结:普通的镜子表面是平坦的,所以镜子里的你并没有变样子;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照出的你就发生了有趣的变形现象。哈哈镜就是用凹面镜和凸面镜来制作的,所以我们照哈哈镜时就会出现变胖或变瘦、变高或变腰等有趣的影像。
四、迁移经验,了解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一)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讲讲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勺子里也有个哈哈镜,其实凹面镜与凸面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呢!你在哪里看到过它们?
(二)幼儿交流,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凹面镜和凸面镜图片,并介绍它们的用处。
1.凸面镜:汽车后视镜、道路安全广角镜、室内墙角的监视镜、放大镜等 2.凹面镜:手电筒、探照灯、近视镜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E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