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教随笔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欢迎阅读!
当然,评价一节好的活动不只是我说好的几点,而是从很多面考虑的。总而言之,一节好的活动最根本是适合幼儿的特点、促进幼儿的发展,让我们认真对待每一节活动,力争做的最好,把幼儿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栋梁。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早期学习经验对他们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当孩子在幼儿园时,他们的接受能力及学习能力都处于高峰期。在这个时期里,他们获得大量的重要知识、技巧和态度,这将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人格发展、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将来对社会的参与。随着幼教改革的发展,幼儿园的课程体系越来越从发展幼儿多方面能力为出发点,形成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幼儿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那什么是一节好课呢?幼儿园与中小学对课的概念与实施还有很大差别的。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都渗透着教育,教育从幼儿生活中生成。通过学习国家教委部颁布的幼儿园《纲要》的学习,在平时工作与带班中贯彻与实施,深深感受到新时代培养人才的要求。我个人认为一节好课或一节好的半日活动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2.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3.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培养幼儿创造性,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方法及感受:
(一)、创造和谐的师生共同学习氛围,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个体差异,使每名幼儿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我认为一节好的活动,首先要看老师与幼儿之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是幼儿游戏中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幼儿成为游戏的伙伴,使教师与幼儿互动起来。在过去,认为教师是教育者,幼儿是被教育者。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一种“我有你无、我“教”你“学”的“客观差距”关系。一般在整节活动里,不管幼儿是不是走神,还是在某个问题上有质疑,老师不去针对幼儿的疑问给予回答。幼儿只要安安静静听老师按讲课,就算是一节成功的活动。教师说是对就是对,不能反驳老师,这样的活动没有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发展需要。扼杀了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只要单纯的灌输,使幼儿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要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活动, 发挥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在玩中学。
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我们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给幼儿不同程度的材料及时间,避免一刀切齐步走,使幼儿自身得到发展。如:在过去,美工折纸活动教师要通过一节集体教育活动教全体幼儿一起折一件作品。现在,通过一节认识“折纸示意图”的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折纸示意图中标识的意思,在美工区和自由活动时间投放各种难易不同的折纸图,幼儿根据自己的尝试、探索,有的孩子遇到图中不懂的步骤还要请教同伴与老师,最终幼儿先后会折不同的折纸作品。老师每天把幼儿的成果贴在墙上,幼儿的积极主动参与性
很高。同时,幼儿在此活动中,不但学到了折纸的技能,还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交往能力。
(三)、多让幼儿动手动脑,发挥幼儿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各种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这要求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多给幼儿创造机会、空间。多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想象。在过去,一般在活动中老师要求幼儿说一句话,画一幅画,要和老师说的和画的一模一样才算是对的,给以表扬。而老师不进行示范,幼儿就不知怎样去表现,不知怎么做,限制了思维的多角度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发展幼儿思维的多样化。学会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会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
幼儿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创造力。在一日生活中,他们经常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动机和愿望,如:孩子们想在做好的水果娃娃里面安装上电池,让它说话,于是水果娃娃的脑袋后面挖了个洞;一个孩子为了研究别的小动物死了很快就烂掉了,为什么螃蟹没有变化等类似的情况下,表面上老师错认为有些是在搞“破坏行为”,表现在言行激烈、表情可怕幼儿的反应是被吓呆了、发抖了、哭了。其实,幼儿有自发探索的欲望是很珍贵的,作为老师要珍惜、鼓励、支持、引导幼儿,多让幼儿动手操作、实验,在动手实验中,总结失败和成功,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同时体验成功的心情增强自信心。 三、实施成效:
当然,评价一节好的活动不只是我说好的几点,而是从很多面考虑的。总而言之,一节好的活动最根本是适合幼儿的特点、促进幼儿的发展,让我们认真对待每一节活动,力争做的最好,把幼儿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栋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7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