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觉醒年代》有感》,欢迎阅读!

读《觉醒年代》有感
对于近代中国史,我所知甚少,而对于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新文化
运动”文化启蒙,我更是摸不着头脑,由于去年没能看成《觉醒年代》一剧,因此在寒假里将其文字版买回,静心看罢。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此时我的思绪跟随着历史的年轮来到了民国初……
在中国共产党酝酿成立前的时段,想将中国从皇帝统治的封建社会拉往共和国的道路,谈何容易?不能用暴风骤雨来形容所经苦难,而应该用腥风血雨来比拟。面对复古派与北洋政府的疯狂攻击与抹黑,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士并未被吓退,他们以笔代刀,以文代枪,借《新青年》带领学生与工人反抗游行。从而成功迫使北洋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等亲日派之职权。面对后续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丢失中国领土的压力,陈独秀甘愿作为扑火飞蛾入狱,引燃了全国人民的怒火,将雄师唤醒,使中国代表团未在这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而在建党的前夕,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各地暗自入党,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注入了新生的力量…… 诸如此类的事迹,举不胜举。
陈延年作为陈独秀之子,与父不同的是,他有一种稳重的性格,起初,他跟随吴稚晖坚信无政府主义,与同伴们建立起了工读互助社,想要证明互政府主义是重要的,有用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同,最后以失败告终。在经历一次次失败和失去同伴的悲伤之
后,不断省问自我,最终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与吴稚辉决裂 。 其实在这本书里,在那个年代,像这样的上进,有激情,想改变中国的年青人何尝不占多数。
中国的近代史,有过希望,也有失望,但不论是那些激昂于讲台上的北大教师,还是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们,在国难当头都敢慷慨赴死,从容就义,这就是中国人民的血性,他们是当之无愧英雄! “俱往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前辈们已为我们打下了探索的基础,而我们就应该保留初心,去创造属于自己,属于国家的荣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6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