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2022-12-05 13:0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言》,欢迎阅读!
名言
1、非制度教育思潮代表:库姆斯,伊里奇

2、夏代有学校形态,西周有国学和乡学体系,春秋时儒墨两家是显学,孔子私学规模最大,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宋代程朱理学,明代八股文,清代光绪年废科举兴学堂。

3、印度:婆罗门教,佛教

4、埃及: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5、希腊:文法学

6、中世纪:培养僧侣人才为主;骑士教育;世俗教育 7、孔子:《论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仁;礼;六艺教育;因材施教;学而知之;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概括为:学--行“的统一过程;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8、墨子:兼爱非攻;重文史知识和逻辑思维力;亲知、闻知、说知;追求理性知识 9、道家: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10、《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 等;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学不 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11、苏格拉底:雄辩,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产婆术就是启发性原则)

12、柏拉图: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灵魂三部分:理性(智慧,哲学家)、意志(勇敢,军人)、情感(节制,劳动者)《理想国》培养未来的统治者

13、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人物;追求理性是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分阶段教育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教育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政治学》

14、夸美纽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萌芽于《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泛教育”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37教学原则;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阐述 15、卢梭:《爱弥儿》与现代文明对立

16、康德:第一个在大学做教育课程的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动物强调人的自然禀赋 17、裴斯泰洛齐:儿童教育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识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密切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而停止) 18、洛克:英国;白板说(外铄论代表,重视教育;国家教育和民主教育;绅士教育在家庭进行,德行教育先行;教育漫话》

19、德国赫尔巴特: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是《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学代表;第一个提出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以伦理学(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和心理学教学理论的基础)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以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教学具有教育性,首先由赫尔巴特提出。 20、杜威: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从做中学;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21、苏联凯洛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吸收赫尔巴特的思想,分为


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2、乌申斯基: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儿童是依靠形式 颜色 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教学的巩固性原则(复习是学习之母)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一点用处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23、第斯多惠:教学的启发性原则(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24、美国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

25、内发论代表: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

26、外铄论:荀子,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婴儿,可以培养出小偷到领袖)

27、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 柯尔伯格(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28、格塞尔:成熟机制

291989年的《儿童权利公约》要保护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30、朱熹: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31、斯宾塞:英国 ,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 32、泰勒:目标评价模式 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 33、斯克里文: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3417世纪初,在乌克兰兄弟会学校出现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 35、我国最早在京师同文馆采用班级授课制 36、肯普和波西瓦尔提出形式型教学策略 37、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 埃拉斯莫斯

38、英国的导生制对班级组织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9、班级平行管理模式理论来源: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 40、班级目标管理由德鲁克提出,强调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3s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