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意义

2022-10-16 09:2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意义》,欢迎阅读!
学生社团,意义,高校,工作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剖析了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及其意义

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同学自愿组织的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群众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活动非常兴盛,其规模、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以往。实践证明,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积极引导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对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生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它能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激发思想、熏陶品格、发展个性,巩固、深化、扩展课堂所学内容,而且特别注重知识的转化、运用和创新。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不足,更注重实践与能力。它比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丰富更灵活,更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对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能创造的人才具有独到功能。

其次,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和同学间互相教育的良好形式。这种形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育其自主精神、独立品格,使其在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得到全面的考验和锻炼,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孔子云:“三人行必有吾师”,把许多青年人集中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充分挖掘了潜藏在学生中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比学赶帮,取长补短,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第三、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向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形成高校民主的思想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健康的文化气息、蓬勃的创造精神。从而发展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充塞其中、四处洋溢的校园文化活力,影响其每一个成员,并辐射向周围社会区域。

第四、学生社团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学生社团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在学生社团内部,感情志趣相投,个体的心理归宿感得到了满足,同时也锻炼了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更好地学会了处理较为复杂的社会日常事务。社团活动也为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塑造社会形象铺设了一座桥梁。许多同学都是通过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增进厂对社会的了解,一步步走向社会并对社会有所奉献的。同时学生社团增进了公众对每一所学校、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有的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总之,学生社团活动作用巨大。特别是在高校中,更要大力引导、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把它当做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高校社团活动也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为今天的燎原之势。我们在学生社团工作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就目前一些高校特别是普通地方性的院校来讲,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这主要包括学生社团内部运用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



1


首先,从学生社团内部来讲,还存在这样一些现象:

1科技缺席”现象。表现在学生社团大多集中在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而科技类的学生社团则属“凤毛麟角”

2“休闲娱乐”化倾向。这主要是指一些学校的学生社团,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类的少,而如围棋、集邮、跳舞等学生社团又发展得过多过滥。“硬”的太少,“软”的过多。 3“花架子”作风。一些学生社团图外在形式,重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搞假、大、空。

4“虎头蛇尾”病。不少学生社团开局好,但在发展一段后却难以为继,中途夭折。 5“时冷时热”症。一些学生社团不是坚持发展,而是有兴致了搞一搞,不耐烦了扔一边。轰轰烈烈搞了几天,接着便任它冷冷清清去了。

6管理失范。有的社团好大喜功,强拉硬扯,盲目发展会员,以人多势众自喜。有的社团又搞关门主义,不吸收新鲜血液,“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搞封闭的小团体。还有的学生社团由为首的几个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空气,独断僵化。 7、社团各自为阵,缺乏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其次,就外部管理而言,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1、一些学校对学生社团不够重视,不予引导、鼓励、指导、规范,而任其自生自灭。 2、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关系没有理顺的现象。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够,或者政出多门,使学生团体无所适从;或者独木难支,因任务太重、缺乏合力而力不从心。有时甚至互相扯皮,互相拆台。

3、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帮助不够。学生社团需要一定的活动场所,一定的办公设施,一定的资金,却得不到落实解决。

4、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承认。指导学生社团是高校教师的一项职责,是其教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教师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为学生社团的创办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可是对于教师这一方面的劳动,学校往往不予重视,不计工作量,不付适当报酬,不作为工作考核、评模、升职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5、缺乏对学生社团工作的评价。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这项工作我们应该树立明确的导向,建立科学的标准,定期进行检查评估、表彰奖励等活动,使学生社团工作得到应有评价,纳人整个学校管理系统,形成良性管理机制。可是目前不少学校对此重视不够,往往采取任其自然的态度。 6为学生社团提供服务不够。学生社团虽然是群众性团体,但它的成熟却需要许多外在条件,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与社会系方面,更需要学校为之牵线搭桥。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多方面的优势,为学生社团服务。从服务意识到服务措施方面,许多学校的情形并不理想。 总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 三、改革探索,进一步做好学生社团工作

学生社团工作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认识,更需要我们做巨大的努力。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针对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办法,准确把握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努力探索学生社团建设的新路子。

就学生社团内部工作而言,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强化五种意识:

l、强化社团的主体意识。在新形势下大学校园社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想大力发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3h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