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专项学习——教师观(三)》,欢迎阅读!
![教师,资格证,专项,考试,学习](/static/wddqxz/img/rand/big_132.jpg)
教师资格证考试专项学习——教师观(三)
“教师观”,就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它既包括对教师职业性质、职责和价值的认识,也包括对教师这种专门职业的基本素养及其专业发展的理解。教师观在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科目中属于必考知识,今天小编继续带大家学习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师德修养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理解,是教师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观念。其中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建立在教师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基础上的职业道德修养。它包括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个人的道德修养。
包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为什么要当教师,以及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 (二)专业知识 1. 基础知识
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工具性知识等。 2. 学科知识 (3)条件性知识
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知识:教育原理、心理学、教学论、班级管理、营养保健、医学常识、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手段等。 (4)经验性知识 (三)专业技能
(1)设计教学的能力;(2)表达能力;(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4)反思能力;(5)创新能力;(6)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四)心理素养 (1)良好的情感特征
真诚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教师热爱和关心学生的程度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极大。爱心是教育的前提。 (2)积极稳定的情绪特征
教师的工作性质使得其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以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投入教育活动中,积极调适不良情绪。 (3)良好的性格特征
教师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朗豁达的良好性格和对己对人的宽容精神。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一)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阶段 关注生存 关注情境
特征
新手期,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
关注教学质量,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
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二)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 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伯利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系统”研究以及德赖弗斯职业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提出的。
阶段 新手阶段 熟练新手阶段
特征
理性化,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刻板依赖规定。
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的整合;处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很好地区分教学情境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责任感。
胜任阶段
教学目的性相对明确,能够选有效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有更强的责任心,但是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足够流畅、灵活的程度。
业务精干阶段
对教学情境有敏锐的直觉感受力,教师技能达到认知自动化水平,教学行为达到流畅、灵活的程度。
专家阶段
观察教学情境、处理问题的非理性倾向,教学技能的完全自动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1. 学校教育;2. 新教师的入职培训;3. 教师在职培训;4. 教师自我教育。
【真题演练】
1. (2016年下)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教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
方法是一致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明了邱老师( )。
A. 善于自我反思 B. 缺乏探索精神 C. 缺乏问题意识 D. 善于自我暗示 2. (2016年上)学校派骨干教师王老师外出参加培训。王老师说:“我经常给别人做讲座,
哪里还需要去接受培训?还是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去吧!”关于此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王老师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 B. 王老师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C. 王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 D. 王老师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 3. (2016年上)材料:
大学毕业后,曲老师到一所农村中学当历史老师,至今已有八年了。在此期间,有的同事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了,有的则步入了职业倦怠期,有几所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想引进他,但他拒绝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明白农村孩子也需要良好的教育,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曲老师经常翻阅各种期刊杂志,及时了解历史学科的新信息,他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为了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曲老师不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1l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