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鼻窦炎指南

2022-12-30 23:5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word版)鼻窦炎指南》,欢迎阅读!
鼻窦炎,完整,指南,word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鼻科学

由于慢性鼻-鼻窦炎(也称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结论尚不十分清晰,在诊断定义、分型及选择治疗方案等方面尚存有争议。近年来,以欧美为主的学者们相继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鼻-鼻窦炎诊疗方面的指导性文件[1-3]。这些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反映了各国学者们对慢性鼻-鼻窦炎诊疗研究的重视。1997 年制定的海口标准[4]对我国开展鼻内镜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后疗效、进行学术交流等均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为尽可能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制定、修改并不断完善适合国情的慢性鼻-鼻窦炎诊疗指南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起草过程中参照了国际现有指南性文件,并基于我国国情特点,遵循了“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同时兼顾了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及具有临床可操作性的实际情况。为了使本指南更科学合理和具有实用性,编辑部还组织了专家在全国部分城市巡讲,充分征求了各地同道们的意见,使之趋于完善。本指南适用于成人慢性鼻-鼻窦炎。

临床定义

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临床分类

1、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 2、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

注:鼻息肉发生机制至今不清,研究显示,鼻息肉有其相对独立的特征。因此,本指南的分类并不意味着慢性鼻-鼻窦炎与鼻息肉在发展阶段上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诊断

一、症状

1、主要症状:鼻塞,黏性、脓性鼻涕。

2、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诊断时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的鼻塞,黏性、脓性鼻涕必具其一。 二、检查

1、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

2、影像学检查: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道黏膜病变。 三、病情严重度判定

按照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 VAS)将病情分为:轻度0~3,中度37,重度

710。见图1




药物治疗

临床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 一、抗炎药物

1、糖皮质激素:①鼻内局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疗程不少于12 周;②全身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复发性鼻息肉,可以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推荐剂量为0.5mg/kg·d早晨空腹顿服,每日1 次,疗程5~10d最长14d需注意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禁忌症,密切观察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不推荐全身或鼻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2、大环内酯类(14 元环)药物:具有抗炎作用,推荐小剂量(常规抗菌剂量1/2)长期口服,疗程不少于12[1] 二、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敏感药物,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急性发作,常规剂量,疗程不超过2 周。不推荐鼻腔鼻窦局部使用抗生素。 三、减充血剂

不推荐使用。鼻塞严重者可短期使用(<7d)。 四、黏液促排剂

可稀化黏液并改善纤毛活性,推荐使用。 五、全身抗组胺药

对伴有变态反应症状的患者,可以口服第二代或新型抗组胺药。 六、中药

部分中药对于改善慢性鼻-鼻窦炎的症状有一定效果,应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选择药物。

七、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2~3%)

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慢性鼻-鼻窦炎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手术治疗:

1、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明显解剖学异常。 2、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鼻息肉。 3、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满意。 4、出现颅、眶等并发症。 二、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是以手术为中心,原则上应包括手术前1 周至手术后36 月的一系列用药策略及处理原则。目前,对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处理还缺乏统一的标准,暂不做硬性规定。建议治疗方案如下。

1、手术前用药:常规应用抗菌药物、鼻内局部和(或)全身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等。

2、手术后局部处理时间:术后定期进行术腔清理,12 周后根据术腔恢复情况确定随访处理间隔时间,持续36 个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u6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