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消除生活中隐藏的数字鸿沟》,欢迎阅读!
消除生活中隐藏的数字鸿沟
作者:张天潘
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20年第06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踩了刹车,却给数字化踩下了油门,人们越来越习惯在家办公、在线学习、“云端”娱乐,尽情享受互联网的红利和数字化的便捷。然而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在不断信息化、数字化的过程中,新的不公平正在出现,一道深深的数字鸿沟正在悄然形成。
疫情期间,“河南鄧州一贫困户的女儿疑因没有手机上网课服药自杀”“老人因无法出示健康码被赶下公交车”等事件,暴露了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字鸿沟。
平时我们都以为,一部千把块钱的智能手机谁没有啊,但却不知道,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这就是高额的负担。我们也都以为,连幼儿园小朋友玩智能手机都很溜了,但却不知,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就是一个无法掌控的复杂仪器。我们还认为,把很多民生服务搬到网上就方便了所有人,甚至因此把线下通道都取消了,但却忘了那些无法上网的贫困家庭和老年人,他们就这样被社会忽视乃至遗忘了。
最近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但另外一个维度的数据,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96亿,其中农村地区的非网民占比为59.8%。也就是说,还有这么庞大的群体生活在网络之外。我们应如何让他们尽快跟上数字化进程,不让他们被时代所抛弃?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其根源。相关调查显示,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和年龄因素是存在大量非网民的主要原因。其中不懂网络技能的非网民占比为51.6%,受不懂拼音等文化因素限制的非网民占比为19.5%,年龄太大或太小的非网民占比为14.0%,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的非网民占比为13.4%。
细细拆解数字鸿沟,可以分为三个层级来讨论:一级为“接入沟”,主要取决于硬件条件,如“没有手机上网课”;二级为“使用沟”,主要取决于能否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如有智能机的老人不会使用微信等软件,就属此种情况;三级为“思维沟”,不同素养的人获取的信息种类和内容不同,对其理解和把握也大不相同,例如有人用抖音消磨时间,也有人用它做电商营销,这就是“思维沟”的差异。
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针对不同层级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没有智能设备的,先给设备;有设备不会使用的,加强培训;会使用的,则要引导其更有效地利用技术。因此结合上面数据,13.4%没有设备的非网民,应该尽可能满足他们在硬件上的缺失;51.6%不懂网络技能的非网民,需要通过相关培训指导,加快他们在技能上的提升。
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程度限制和年龄太大或太小两项原因,其合计比例高达33.5%。也就是说,我国三分之一的非网民是由这两项原因导致,而这显然很难通过提供智能设备和加强培训指导来解决,这个时候就应该有更多思考,尤其是各种数字化措施出台之前,要充分考虑到这些人会面临的问题。
以前的公共建筑一直忽视了残疾人的需要,没有无障碍设置,现在,这些情况正在得到有效改善。数字化政策的推行,也要借鉴这种经验,每一项决策都应该照顾到每一个人,尤其是容易被忽视的少数群体。比如,面对老年人,就不能一刀切地将电子健康码作为唯一凭证,而要有线下的便捷凭证作为补充,以保障他们的行动自由。
每一项公共政策出台之前,都要充分考量其是否有更多包容性。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做到全面普适,是打破数字沟通,弥合社会群体信息隔离最根本的办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n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