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西绘本教案》,欢迎阅读!
西西绘本教案
在我的期盼中参加全员培训,我们聆听了林约老师和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的同课异构中班绘本《西西》,之前林约老师试教了2次西西,而我也同她一起解读绘本,一路走来,每次改变都很大,特别是选材比较独特,教师每阅读一次都能悟出一些道理,发现一些规律,而我一直在期待,省特级教师会如何诠释此活动,结果两个不同的教学风格给了我全然不同的感觉,林老师比较注重对绘本内容学习及情感的教育,而朱老师提倡的是孩子看书的习惯以及如何指导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一个好的绘本总会被我们通过问题轰炸让学生记住了故事,我们则为了达成我们的目标在本次活动中超容量的塞给或者,其实这不是阅读,一堂活动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始终没有出现书籍,像我们经过一学期的阅读教学,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了解封面与封底,这样的教学就像我们温州先前流行的绘本活动,在课堂在没有真正教孩子如何去阅读,导致系列的跟风,孩子上了阅读活动如同纸上谈兵。感受至深,现对这两个活动做简单的分析,只是个人的小小看法。 一、目标的定位不同
林老师:注重故事内容的发展,以及图画语言(对话框)所代表的意义,让孩子通过猜想寻找西西不动的原因。注重情感的挖掘。
朱老师:注重孩子看书的习惯,学会仔细观察图片的好习惯,并尝试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材料准备的差异
林老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将图片进行截取,运用了声音的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跟着线索寻找答案。显得有大排场的感觉,是公开活动所以这样,对应平时的教学活动,我们能这样做吗,显然有点空。
朱老师:人手一本书,讲清楚看书规则与要求,让孩子通过一次次的看书去发现书中秘密,
通过自己的语言告诉小朋友,然后教师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公园的热闹,孩子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安静的西西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材料准备让人联系到平时的课堂,一点都不花哨,很实在,孩子的掌握很扎实。 三、过程的鲜明对比
林老师: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林老师花了很大的心思,首先认识故事主角直接将孩子带到绘本,然后让孩子观察别的孩子在干什么,而西西在干什么?通过孩子的猜想后,请孩子说说你觉得奇怪的地方(西西为什么都不玩)。按照这样的思路孩子思路情绪,观察有许序,接着教师告诉孩子对话框的用处,并通过童真的声音告诉了绘本中其他孩子的猜想等等。教师一一罗列。最后告诉了孩子:西西在做……(保密),所以她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孩子。整个环节既有知识的学习又有情感的教育,环节设计非常有层次性,但感觉少了什么,与平时的看图讲述与故事活动区别不是很大。
朱老师:整个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度过,其实先前我与朱老师接触我有三种设计的思路,根基孩子观察到了进行调整,其中就包括如果孩子第一次发现西西,那么就像林老师上的一样,西西在做什么,朋友们在做什么?但是第一次看书后请孩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孩子的眼睛很亮,马上看到了有个穿蓝色衣服孩子一直都不动。朱特及时的给予鼓励,肯定了这是一个认真看书的好孩子,接着第二次看出,请小朋友去观察图片,小朋友在干什么?书里内容很丰富,小朋友找出内容后请他站起来告诉别人翻到第几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既让孩子学会了认真阅读,也让其他孩子有了第二次观察的意识。最后朱特通过简笔画简单的进行了构图,让孩子说说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这既是让孩子对知识的巩固,又让孩子对整个画面有了简单的总结。整个活动虽没有花俏的环节,却注重了看书的细节、习惯。 四、完全不同的感受
多次看到朱老师上课,每次都是特别亲切与温馨,本次的绘本教学,让我对绘本阅读有了全
新的认识,以前对绘本教学总是一团迷糊,看了不同的老师上不同的绘本课,虽然各有各的特色,但共同点都是将绘本以一节语言活动课来展示,一般都做成一本大书或者PPT来授课,然后教师引导孩子观察,教师提问,最后基本是没有出现书籍,而我们平时的阅读活动算最后给孩子看书了,也是没有特别的引导,而听了朱老师的课和讲座后,才知道绘本教学这么朴素,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看书,自己去发现内容才是我们绘本教学的精髓。从而想到几年前的阅读教学,就是这样提倡孩子自主阅读,让孩子阅读在前,他一直在坚持着,提升着,而我们知识对于一个新的名词盲目的跟风,导致现在的绘本公开活动、优质课我们基本没有看到现场让孩子看书的,或者先看书在提问的,其实先让孩子看书对老师的要求更高,要做到心中有多中预设,根据孩子的注意点去调整,深入,因此通过本次活动,让我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