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不等于智力低下

2022-10-26 09:0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注意力不集中不等于智力低下》,欢迎阅读!
智力低下,注意力,等于,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智商低下



教育专家任国强建议: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需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注意力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通过意志调控,对目标全身心的集中与指向。著名心理学家乌审斯基指出:注意力是所有智力的“门户”和“钥匙”,没有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种智力因素都无法体现出来。引起儿童学习问题的首要原因是注意力问题。228日,由中国思维科学研究所南宁项目推广中心主办的《儿童注意力》讲座在广西军区幼儿园李彤举行,者就儿童注意力的问题对任教授进行了专访。 现状

大部分儿童存在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我的小孩总是坐不住,特别是让他学习东西时,总是动来动去,注意力很不集中。不少家长一谈到自己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多动症。确实,注意力不集中是影响孩子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但多动症并不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唯一表现。任国强教授指出,学习过程中,不少孩子还存在着其他五类常见注意力不集中的特性:如走神、分心——注意 的集中性不够;坐不住——注意的稳定性不够;粗心大意——注意的范围不够;做事拖拉——注意的转移性不够;半途而废——注意的分配不够。

全国优生优育协会曾经做过一份抽样调查在我国656所大城市中75%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注意力问题。任国强教授认为,一期注意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分娩异常,具体为剖腹产,侧切产、牵引产等;生活环境异常,表现为饮料、食品中的添加剂导致儿童诸多问题,如防腐剂中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导致脑神经衰退和情绪冲动。人造色素中的橘子黄、曲红、落日黄、人工香精导致机能亢进、容易分心;学习环境异常,表现为玩具。书本颜色含铅量太高;婴儿期爬行不足导致反射性多动,如颈紧张条件反射就是上下肢提必须伸曲搭配。 误区:

家长对儿童注意力发展存在的误区






不少家长对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误区,而这些认知的误区也阻碍了孩子的发展。记者在专访任国强教授时,也请他对这些误区进行了分析————

实例一:

家长:“我的孩子还小,大了以后注意力自然会提高。”

任国强教授分析道,孩子的注意力确实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但是,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一个正常水平如,在兴趣一般的情况下,4~5岁儿童,注意力平均时间为5分钟左右;6~7岁儿童,注意力平均时间为10分钟;7~8岁儿童,注意力平均时间为15分钟左右;8~10岁儿童,注意力平均时间为20分钟左右;10~12岁儿童,20~30分钟左右;12~16岁,30~40分钟左右;16岁以后,45钟左右。但是,很多孩子达不到这个正常水平。

实例二:

家长:“注意力是由兴趣决定的,只要有兴趣,孩子的注意力会好的。” 任国强教授分析道,兴趣是提高注意力的外在因素,不是决定因素,其决定因素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意志力。

实例三:

家长:“注意力差是智商不高的表现。”

任国强教授分析道,智商低的儿童确实注意力水平不高。但是,注意力低下与智商没有因果关系。通俗的讲,注意力由小脑控制,智力存在于大脑。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智力问题。 应对:

因势利导有助于提高于孩子注意力

不少儿童在2岁的时候已经有自我意识,懂得对他所抗拒的事物说“不”。因此,在处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上应该得当,否则孩子的意愿和行为就会与家长背道而驰。就此,任教授针对一些具体事例给出了一些建议————

事例一:

家长:我的孩子特别喜欢奥特曼,看完奥特曼动画片以后,他趴在桌子上半天也集中不了注意力写作业,打和骂都不见效之后,我们干脆不给他看动画片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ZW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