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借“育儿公众号” 化解“两孩”冲突》,欢迎阅读!
![育儿,化解,公众,冲突](/static/wddqxz/img/rand/big_136.jpg)
巧借“育儿公众号” 化解“两孩”冲突
作者:王丽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第96期
【摘要】在疫情期间,很多妈妈承担着照顾家人生活起居以及监督孩子线上学习的双重压力。二孩妈妈则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平衡有学习任务大宝和学龄前没有学习任务二宝的冲突尤为突出。学校心理教师通过线上交流与妈妈建立信任的咨询关系,并且以“育儿公众号”为切入点帮助家长厘清两孩教养观念,实现家校良性互动。 【关键词】二孩;冲突;线上交流;育儿公众号 一、“离家出走”的妈妈
有人说这次疫情是个照妖镜,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疫情期间暴露无遗。有妻子抱怨丈夫不做家务,只会制造垃圾,是家里的“大件垃圾”;有父亲陪孩子上网课,自己气的心脏支架;也有丈夫对妻子不停刷直播、停不住的购物表示不满。身为心理教师的我疫情期间收到了这样的“离家出走”微信留言,着实吓了一跳。“老师,我是邓某某的妈妈。我实在受不了了,我要疯了。只有离家出走我才能有片刻清静”。原来邓妈妈有2个儿子,大儿子是五年级学生,小儿子今年2岁。疫情前大儿子上学,小儿子在家,各有各的活动,两个孩子和平共处。然而疫情以来,两个孩子长期共处一室,经常争夺玩具、手机、电视等。家里的一部电视机被小儿子砸烂了,大儿子的手机被妈妈摔坏了,弟弟在哥哥的背部咬了一大口,哥哥把弟弟的头打了一个大包。用妈妈的话说,家里一直都在上演动作片,一刻安宁都没有。
“争夺”“哥哥、弟弟”“受不了”这样的字眼,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我辅导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表面上看这是两孩引起的同袍之间的冲突:子女之间为争夺父母的关注、玩具、手机等发生冲突。但冲突的背后反映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培养不同的子女,比如有的兄弟姐妹是手足,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有的兄弟姐妹则反目变成了死对头。虽然我经手过很多两孩冲突案例,但是特殊时期,常规问题也要特殊对待。 二、教师适当自我暴露,建立信任关系
信任是咨询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石。教师适当自我暴露有助于降低家长抵触心理,减轻被人看不起的顾虑,逐步建立信任的咨询关系。微信上看到邓妈妈的“离家出走”留言,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我用文字这样回复了邓妈妈。“邓妈妈您好。虽然我没有在您家里看发生了什么,但是也能感受到您的心力交瘁。操持大家庭不容易,平衡好两兄弟关系更是难上加难。我也是大家庭出来的孩子。我上面有2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弟弟和我相差不到2岁。我们小时也经常抢玩具,抢父母的关爱,喜欢比较谁得的零用钱多。7岁那年,我甚至用砖头把二姐砸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