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机器人世界说课稿

2022-10-07 21:2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进机器人世界说课稿》,欢迎阅读!
机器人,走进,世界
走进机器人世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题目是《走进机器人世界》。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启蒙课。这一课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给学生展示各种机器人,通过引导让学生对机器人建立初步的理性认识。第二部分,课程设置制作回力车活动,让学生初步接触乐高器材,激发学生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年级的绝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机器人,他们对制作机器人兴趣浓厚,对新的事物具有很强的探究欲望。但对科学设计制作机器人结构、程序的能力还很弱。因此需要在教师的搀扶下逐渐放开,通过观察、模仿,动手制作,在玩中学,多方位强化学生对机器人的体验与感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启机器人课程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机器人的特点:机器装置、程序控制、为人服务。 2.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可以让小车前进。 过程与方法:

2.学会利用乐高器材制作回力车。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机器人制作其实并没有这么难,激发学生参加机器人课程学习的兴趣。

在参照STEM教育,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乐高制作回力车。 教学难点:认识机器人的三个特点。

四、 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以下学法:观察法、归纳法、比较法。

本着“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我采用的教法有:发现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谈话法、动手制作法。

机器人课是以动手制作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准备是否充分尤为重要,因此我做了如下的



1.尝试通过对各种机器人的感性认识说说机器人的特点。


教学准备。每人一箱乐高机器人,演示用机器人若干,幻灯片。

五、 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要谈谈本课的教学设计。本课分为四个环节:情境激趣导入、认识机器人、制作回力车,小结。

(一)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1分钟的人形机器人跳舞视频,在短时间内将学生注意力聚集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 活动探究新知

STEM教育提出:要把学生学习到的零碎的知识与机械过程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过程。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的难点,我采用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这部分内容分为三个环节:(1)谈谈对机器人的认识;(2)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机器人;(3)初步认识机器人的三个特点。

首先,第一环节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用简单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说说自己对机器人的理解,关注学生对机器人的已有认识,引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关注。

其次,在第二环节中,通过展示生活中各行各业的机器人结构及工作方式,让学生对机器人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试着找到它们的共同特点。

在第三个环节中,让学生再次说说机器人的特点,并引出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机器人有进一步科学的认识。

整个过程既尊重了学生的前概念,也让学生有效地获取理性认识。 (三)制作回力车

技术教育要求学生动手制作,在过程中掌握科学技术,本环节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带领学生认识:梁、轴等零件。告知学生用完器材要分类放回到零件箱中,养成良好的收拾器材的习惯。

第二部分:出示制作目标:让学生用乐高器材尝试做一辆橡皮筋回力小车。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拉动皮筋可以让皮筋产生一个回缩的力驱动小车,其次给予学生器材搭建的必要指导,然后组织学生制作及改进回力小车让其跑得尽可能的远。在搭建中获取弹力知识,在搭建中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四)小结

总结的环节中,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活动,梳理所学,并延伸到课外,建构比较完善的知识概念。我们的机器人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中,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课后让学生尝试改进结构让回力车能够在橡皮筋紧绷后不马上运行。

六、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课我设计以下的板书:


走进机器人世界



机器人特点:机器装置、程序控制、为人服务 橡皮筋回缩时会产生拉力,缠得越紧力量越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Tw.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