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菊与刀》》,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读《菊与刀》
作者:楼芳晓 阮蓓怡
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6期
【摘要】:《菊与刀》探讨的日本人有关生活方式的各种观点,而不是一部专门论述日本宗教、经济生活、政治或家庭的著作。
【关键词】:《菊与刀》;日本民族;本尼迪克特 一、缘起 (一)阅读目的
由于历史的缘故,对日本民族存在一种特殊的感情,因而一直以来较少认同和了解日本文化。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这种不理智的情感逐渐消失,学会如何理性地看待日本民族及日本文化。
《菊与刀》作为一部非日本人所著而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的成功著作,无论如何是值得我们研读的,我们不仅可以从中认识并理解日本民族的性格特征,还可以领略本尼迪克特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的独特见解。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通过这部成功的作品可以反观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认识中华民族与日本民族之间的特殊关系。因此,《菊与刀》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阅读方法
在读《菊与刀》的时候,每每会将作者的观点与《武士道》里的论述相佐证,一个是美国的人类社会学家的外部观察,一个是日本学者对于日本精神的追本溯源,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认识日本的民族性格。其次,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不自觉地将作者所阐释的日本民族性格与自身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中华民族性格进行比较,发现两国国民在伦理价值观上极大的形似性。 二、认识
在《菊与刀》第一章中,鲁思·本尼迪克特不仅详实交代了此书的写作背景,还系统地阐述了作为一名文化人类学家对其研究领域的独特见解,并以此向读者交代写作此书的理论基础。本尼迪克特在第一章中所阐述的思想引起本人的较大关注,个人认为,它的价值绝不小于其后十二章对日本文化所做的分析,因而特此对其研究思想做简单的议论。 1.出发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尼迪克特认为想要认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思维和情感习惯,以及这些习惯所形成的处事模式,而且必须弄清这些行动、想法背后的制约因素。文化人类学家所需要的东西,更多地隐藏在民族文化的规则及价值之中。本民族由于对自己过于熟悉,容易忽略一些关键性的要素,而这些要素往往是了解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的关键之处。因此,对于研究者而言,从现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发现,文化人类学家更需要的是像猎手一样敏锐地观察和发现。本尼迪克特以自身的经验告诉人们,“人类学家如果要理解某一部落最恶的一面,或是某一部落中最胆怯的一面,或是某些遐想情况下其他部落是如何应对、如何感受时,他就会发现理解那些日常习以为常的细节问题有关”。
事实证明,本尼迪克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从美国日侨、日本小说中所描写的生活细节中充分挖掘信息,深入分析日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其研究成果受到了广泛肯定。 2.原则性意识
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人类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体现其自身的特质,才有可能使自己的研究脱颖而出,在人才辈出的文化领域崭露头角。
(1)首要前提是,必须撇开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尽量从事件中超脱出来,这是理解的基础。
(2)其次是有明确研究立场,以《菊与刀》为例,作者认为“必须把日军在战争中的一切行动都看作„正值‟,即有价值的资料来加以分析和利用,而不是作为„负值‟也就是不利条件来看待。”对日本打动战争这个事件本身,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文化问题来研究,而不是当作军事问题来看待。这是研究的方向。
(3)最后是研究中的思维意识。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学家还必须使自己最大限度地适应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差异。“人类学家应更好地把差异作为一种„正值‟即有用的资料来利用,而不是当作„负值‟来看待。制度和民族之间的差异表现越是离奇,人类学家就应越加关注。”其次,在研究过程中,人类学者不应只注意少数几个特别挑选出来的例子,而应该将面铺广,对他研究的部落的生活方式中的任何细节都不能视为理所当然。这是研究价值的保障。 3.理论见解
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贯穿其研究始末,在《菊与刀》一书中,她阐述了自己的研究见解,她认为文化研究的真正意义是要了解文化间的历史关联,更为重要的是要用这类相似和差异来理解所要研究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在研究一个民族的行事风格时,应意识到许多看似孤立的行为之间其实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一个人类社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种模式,要基于这种文化模式,了解一个民族真正的民族精神和性格特征。 三、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日同文同种”的观点,在中国人学术界是被广泛认同和接纳的。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在国家形成及后来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日本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其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独特的轨迹,在发展中逐渐表现出与中华民族不同的民族个性。《菊与刀》运用文化比较的方法剖析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其中的论述对于中国人而言并不新鲜,无论是忠孝还是义,无论是等级社会还是文学艺术,日本人与中国人相比,其实差别并不大。但日本尽管深受中国的影响,但却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国民个性和社会心理,而日本文化里着重之处基本上都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组和强化。
《菊与刀》是一部成功的文化人类学著作,它对日本民族的性格进行了深入研究,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的全貌。对于中国人而言,《菊与刀》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华民族性格的描绘和书写,它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思想,而这正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所在。通过《菊与刀》,可以反观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这也是《菊与刀》对中国人的独特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所在。 注释:
[1]王瑞云.《新表现主义》[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冯玮. 《菊花与刀》精读[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3]吴松芝,刘君梅,董江洪. 日本文化探究[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3
[4]沙莲香. 中国民族性.壹,一百五十年中外“中国人像”.第2版[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5] 郑灐. 中日对照日本文化精解[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Q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