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人的红公事.白公事

2023-02-06 09:4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沂水人的红公事.白公事》,欢迎阅读!
公事,沂水


我们家乡沂水,如果有出嫁结婚的,乡人都称之为红公事,有亡人治丧的,则称之白公事。就说红公事吧,在旧社会恋爱关系的确定很多都是父母内定的,新人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这一点,邻居的老奶奶深有感触,听说她结婚的时候,直到掀开红盖头的那一刻,才知道了要嫁的人是谁。

如今家乡人生活条件各方面都相对富足了,女孩找对象的条件也高了,有车有房那是必须的,如果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其他的就没得谈了。虽说有了婚姻自由的权利,但媒妁之言的婚姻套路,在沂水人的骨子里还是挥之不去,且已经形成了既定的方程式,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提亲说媒,订亲、认亲、走亲,形式之繁琐,让一些本来拮据的父母劳苦不已。

总结起来,沂水男孩结婚要过四道关。第一关,提亲。提亲首要讲究门当户对,只要两家条件大体相仿,双方打探情况真实之后,基本都会进入相亲的第二关。

相亲见面需要两方父母和媒人的陪伴,过程拘谨而扭捏,想必很多过来人都有过这中经历。

第三关订亲是仅亚于结婚的程序,订亲之日男方不仅要大摆酒席,车接车送,女方还要在这一天提出结婚的物质条件,比方说买什么样的车,到哪里买什么样的房,什么高档家具等等,完了男的要带着女的去买衣服装饰品啥的,这一关是沂水男子在结婚过程中最受考验的一关,甚至有人因为要的东西谈不拢而在酒席上不欢而散。

最后的婚礼准备关也很考验人。有很多人就是因为结婚的聘礼、嫁妆等物品闹散伙的,这一点也有例证:那一家男孩因为父母没能满足女方提出的嫁妆要求而服药自杀,结果喜事反倒办成了丧事。

当然,近年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相亲会、鹊桥会、交友会及专业婚介也丰富了沂水人的婚恋选择,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再说说白公事。在沂水很多人上了年纪的老人对自己的后事都很重视,比较讲究的人甚至自己事先做好寿衣、寿鞋、路引荷包放在柜子里准备着。这方面坊间流传着很多趣事:有的老人因为害怕死的时候别人给穿不好衣服,感觉不好的时候,就自己把寿衣提前穿上了,还有的说,人在病危之时,把他的寿衣拿到天井里晃上几下,念到念叨,如果不该死的话,还能把魂招回来,当然这些都是些灵异之事,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乡下没有专门的治丧委员会,人死了,首先要给亲人报丧,通知亲友前往吊孝。街坊邻居张罗着找人办事,举重夫负责下葬,大厨负责做饭,文书负责记帐&&治丧事宜依次展开。

为爹娘治丧的,要由家中的长子或长女披麻戴孝,身着白色孝服腰系麻绳跪在灵床前守


灵。送葬的牌位一般都设在桥头的路口。在一张苇薄搭成的棚子下面,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写着某某人之位的牌位,牌位插在一个馒头上。

接到报丧陆续赶来的亲戚基本到齐之后,送汤哭丧开始了。挑汤罐的老叟带领之下,披麻戴孝的手持酒瓶,哀哀哭泣着走在前面,男客走在女客前面,看热闹的乡邻往往会在街上拥挤着围观,出了大门,老叟放下汤罐敬酒,众人开始齐声哭泣。但是这哭也有哭的学问和由头,会哭的人,从死者生前的优秀事迹,到对其病危前的照顾,到对死者的无限哀怜,都可以随场发挥为哭丧词,让听者为之动容。

送葬的高潮,是在火化车赶到的那一刻。当举重夫把棺木抬起准备上车,披麻戴孝的人见状便号啕着哭到在地。当然,死者在入棺之时还有很多说词,比如路引荷包上的说词:三路清香一溜烟,送到老母神面前,老母面前挂上号,四大关口不敢拦。过关渡口人盘问,忙把荷包献出来,驾帆瑶池不费难,好在西天落安然,弥陀佛。再比如在封棺之前还要念:洗洗脸净净面,阎王面前站一站,阎王问你干什么,又行好来又行善。这类的说词从头到尾贯穿了送葬的始终。还有念生死文书、指路、圆坟啥的就不一一解说了。

也正是有了这种生老病死的生命轮回,人世间才会不断上演着红白公事的闹剧抑或是悲剧。这其中虽不乏有人伦和孝悌的传统美德,但也夹杂了太多人性的虚伪和封建愚昧思想的沾染,所以我认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既离不开对传统文化脉络的继承,也离不开对其存在糟粕的不断批判和净化,社会才可能稳步向更文明更发达的层次递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Lo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