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儿童观

2022-08-21 08:57: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晓东儿童观》,欢迎阅读!
儿童观,晓东


儿童观:九个陈述句

刘晓东

讲课中的更多内容可参见: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和立场起源于对儿童的发现。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从其萌生到其成熟,都是基于对儿童心灵、儿童生活、儿童世界的发现而演进的,儿童教育学的现代体系也是围绕着儿童心灵、儿童生活、儿童世界而展开的。现代儿童教育是以儿童为出发点的,又是以儿童的成长为其归宿的。也就是说,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立场是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位的。

1 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

2 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 3 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 4 儿童是自然之子 5 儿童是历史之子

6 “儿童是成人之父” 7 儿童是成人之师

8 儿童也是文化的创造者

9 儿童是破坏者,更是建设者

一、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

儿童是人,但儿童不是小大人。

儿童不是小大人,这种观念是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发表的关于儿童的基本观念,史称“儿童的发现”或“发现儿童”。在卢梭以前,社会尚未发现儿童与成人有什么根本的不同,所以可以这样说,那时的儿童观里实际上是没有儿童的,儿童只被看作小大人而已。

卢梭认为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人们应当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还认为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

1

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二、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 (儿童是主动的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

传统的儿童观是瞧不起儿童的。

然而,一些专门研究儿童的学者已认识到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例如,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就在其讲演中多次指出,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是“上帝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儿童的问题具有“哲理性”,他明确指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在那些具有智慧的伟大学者眼里,儿童不再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头,他们是思想者和哲学家。



1

[]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91.

1






三、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

儿童的涂画、歌唱、跳跃蕴含着一种迷人的秩序,许多伟大的学者便将儿童看作是天生的艺术家。

毕加索也曾说:“学会像一个六岁的孩子那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

儿童就其天性而言,是一个具有天赋的小小的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儿童的世界艺术的、梦想的、游戏的世界,是生机勃勃的多彩多姿世界,是比成人的客观世界还要宏富的充满无限趣味的世界。



四、儿童是自然之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当初并没有人,天地生人,进化造人。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存在――不只是身心的发生学来源,而且包括人之生活的方式和内容――是取法自然的。显而易见,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来之于自然界,又要回归到自然界。儿童是自然的造化,是宇宙进化历史产物,因而可以称儿童是自然之子,又可以称其为历史之子。

五、儿童是历史之子 (是进化历史的产物)

“儿童是历史之子”与“儿童是自然之子”是紧密联系的。是同一个命题的两面。儿童是历史之子,实际上是指,儿童或童年是历史的产物,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儿童是历史之子,表现在:儿童具有发展过程;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对种系进化历史复演,儿童的发展表明儿童是历史之子。

六、“儿童是成人之父”

在父权为本位的社会里,有人声言“儿童是成人之父”,那将是多么的骇人听闻。 “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一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类传统的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转换。

最早发表这种见解的是英国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他写过许多歌颂自然和儿童的优美诗篇,在其中的一首名为《彩虹》的诗中他写道: “儿童是成人之父/我希望在我的一生里/每天都怀着(对儿童)天然的虔敬。

七、儿童是成人之师

在一定的意义上,儿童是成人生活的导师,儿童的生活里蕴藏着人生的种种真趣、真谛。

丰子恺20年代有了自己的子女后,发现儿童具有一个令人推崇的精神世界。

作家贾平凹也很推崇儿童,他甚至要拜儿童为师。

我们成人比儿童高、大,而且,儿童在许多方面确实又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所以我们往往看不起儿童。然而当我们放下架子,谦逊地面对儿童,我们将在儿童那里发现一清新的世界。

八、儿童也是文化的创造者

儿童文化或儿童生活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的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是转变的生长的。儿童文化现象最重要的特征是古而常青的特征:它有悠远历史但却是从头开始生长的,是复演的但又是创新的,它是新与旧的和谐统一,它是历史与现实、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九、儿童是破坏着,更是建设者:

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淘气是儿童“智慧的表现”,是儿童“可贵的品质”,如果一个儿童一点儿也不顽皮,就意味着他内在的智慧和创造潜能在沉睡,没有得到发展。

作家冰心也曾说过:“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Hi.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