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读后感

2023-01-06 22:1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文写作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公文写作
读《公文写作规范与例文解析》有感

在读了杨霞老师的公文写作规范与例文解析》之后,通过对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研读,我对“公文写作”也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系统的认识。

要了解公文写作,必须先了解何为公文在上学期的学习下,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公文”“文件”和“文书”的异同,三个概念从内涵上是一致的,都是管理活动的信息记录,在概念大小上,“文书=文件>公文。而公文写作是通过书面形式,以语言文字为媒体,根据客观事物、社会生活以及管理职能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创作活动,其劳动成果为公文。

公文写作的产生来看,我国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和强调公文写作的“致用性”,宋代的王安石说,“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明确的指出了公文写作的适用性;社会现状来看,公文写作的内容和形式直接了当的说明了人们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传达意图。可见,实用性是公务写作的本质特征,根本区别于文学艺术写作。为了更好地表达公文的实用性,外在形式采用了法定的或约定的规范体式,例如使用国家标准化的公文体式、公文专有词语等,所以对公文写作规范的掌握显得至关重要。

全书分为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各级各类组织中的通用公文信息材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上的电子公文写作活动四个部分。

前两个部分为公文撰稿者的基本素养,对于后者“信息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组织管理和社会发展中各种新经验新问题、新趋势、新知识等情况的文字资料是各种信息简报、大事记、消息、情报和参考参阅资料总结它虽不是正式公文但随着信息材料对组织决策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信息材料写作成为一种常用的公文写作。信息材料的撰写者对丰富材料的提炼,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来源宽泛,表达灵活,是编写者凭借自身能力的开发“新鲜”信息而正式的公文写作是撰稿人对于上级意图的表达,是被动的不可逾越自身职能、职权的去选择发文内容,态度鲜明意见明确。从给人的感觉可以形容为,信息材料为和你交谈,公文写作则是给你下达指令。

对于电子公文写作,电子公文存储体积小,检索速度快,远距离快速传输和能够同时满足多用户共享,是我国电子政务和商务的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过和动手实践过OA系统中的公文流转系统,时也接触到了关于电子公文的书写,通过短暂的接触,可以了解到其快捷与便利。在逐渐实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的进程中,电子文件起着很大的作用,这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的加以研究与学习

该书整体是由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组成,杨霞老师在每一个知识点后面附加了多个案例分析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们可以了解到,公文写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是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深刻的思想、庄重得体的规范格式和准确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公文撰稿人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同时,公文写作正在慢慢走向一个误区——华而不实。课堂上老师用一个小品的故事来


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存在的有些华而不实的公文同时网络上出现的“万能公文写作词语汇总”也反映了这个现象。毛泽东毛主席曾指出,“任何机关做决定、发指示,任何同志写文章,演讲,一概要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要靠有用”,特别强调了公文写作应具有求真性和有用性。所以,我们对于公文写作,要紧紧扣住其实用性,不可以被华而无实的词藻所掩饰了其真正目的,同时与时俱进的进行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文书写作的任务。



120150354 韦靓 2012档案学1 人文与传播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7L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