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石破天惊逗秋雨-随笔散文》,欢迎阅读!
石破天惊逗秋雨-随笔散文
今天在武侠小说列表的第一页上,又看到了郯城的这部《狮子山》。前几天也看过,只是当时没有时间全部看完。虽然只是粗略看过几个章节,但是在脑海中却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情节的独特设置,人物的创意性塑造,生动画面的呈现,全新的审美感受。再加上文字干净利落,称得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楔子》的开头,描写了这样一幅情景:“苏州。古巷。雨丝直直坠落,细似发丝,浓密如愁。巷中的石墙覆满了厚厚的青苔,令老巷愈发深邃幽远。”
落雨江南时节,古城小巷幽深,不觉想到戴望舒的那首《雨巷》。一个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一样地默默踟躇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叹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意境,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可接下来出场的并不如料想的那样,不是什么千娇百媚、温婉幽怨的江南女子,而是钢铁的牢笼里囚着的江南名声最盛的侠盗――雁赤虎――也是第一流的剑客。率先踏碎了雨夜的宁静的是一阵脚步声。苦禅寺四大高僧,玄武、朱雀、青龙、白虎披着油衣,戴竹笠,将面目遮掩的严严实实,他们押着囚车在轮回巷中缓缓行进。囚笼中“一个怒发虬张的汉子,他体魄强健如雄狮,须发眉毛都凝结着亮晶晶的水珠,微闭双眼,似在纵情享受着雨水滋润。他虽身陷囹圄,却难掩眉宇间的那份孤傲,偶尔的抬起眼皮,立即透出咄咄逼人的神采。”
审美期待中的婉约女子与作品的不羁豪侠,产生了一种对审美心理的偏离。想到了东坡学士的那则逸事:苏轼一向不喜欢柳永的词,觉得他的词浅近卑俗。他也很想听听别人对柳词和自己的词是如何评价的。有一天,他坐在翰林学士院,正好身旁站着一位非常善天歌唱的幕僚,当代著名词家的词他几乎没有不会吟唱的。东坡问他:“先生觉得我的词比柳永的词如何呢?”那位幕僚听后不加思忖就回答说:“柳郎中的词只好是十七八岁的女孩儿,手执红牙拍板,姿态妖娆,燕歌莺啭地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弹铜琵琶,高唱‘大江东去’。”一座人听了,都笑得直不起腰来,苏东坡也拍案叫绝。两种风格各胜其场,小说充满男性阳刚气息的人物塑造,极似东坡的豪放词。 而给我带来审美上焕然一新的感觉,又极像一种文体――拗体诗。这是格律诗的一种变体,指诗人刻意求奇,特地变更诗格用拗句写成的诗。这类诗的特点是生涩瘦硬�p崛奇古拙�p富于气势。
唐代诗人杜甫倡以拗句写诗,形成独特风格,至宋黄庭坚专写拗体,崇尚艰涩拗曲,形成了所谓“江西诗派”。王士挪《分甘余话》说:“唐人拗体律诗有二种,其一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如老杜‘城尖径仄族筛愁,独立缥缈之飞楼’诸篇是也;其一单句拗第几字,则偶句亦拗第几字,抑扬抗坠,读之如一片宫商,如许浑之‘溪云初起日沉闷,山雨欲来风满楼’、赵嘏之‘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是也。”小说第二章,“一人懒洋洋的坐在紧靠大门的凳子上喝汤,穿着皱巴巴的衣裳,赤脚趿着草鞋,看着不过是一个庸碌的车夫。这人斗笠边沿居然插着一只雏菊,淡淡的,黄色的花蕾,戴在他头上说不出的别扭。”作者似乎极其擅长这种令人惊异感觉的编制。
小说虽然不全然讲非要出奇制胜不可,但是若没有吸引人之处,恐怕也称不上是一部好的作品。过客喜欢看武侠小说,但看多了之后,一般的作品也很难吸引我。因为有些看过看头,其后的情节设置大概就可以猜测的八九不离十。就像电视上演的那些肥皂剧,除了采用新人、偶像吸引人的眼球,故事情节上似乎引不起人的'兴趣。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连环画卷似的场面描写,迥然不同于其他的作品。曾有网友逸亦平留言将郯城的这种行文风格称为郯氏风格,认为世上有两件物事可作郯氏风格的诠注:遗弃在深井中铁锈斑驳的凶刀。剪刀手爱德华的手。郯氏风格像一道逆劈而来的刀风,喷薄着刺鼻的铁味和血腥,唤醒你心底最隐秘的暴戾和哀伤。这是在此种意义上,《狮子山》更吸引我看下去了。
迷宫一般密密麻麻的巷陌犹似漩涡,而这条曲巷,唤作轮回。一入轮回,再世为人。轮回巷让我想到小椴《洛阳女儿行》中也有这样一条轮回巷。洛阳古都风起云涌,轮回诡巷陈年辛秘。小说的第二章《七十三翁旦暮身》:
那老人叹了口气:“你大概是第一次来洛阳。不然不会不知道这巷子的古怪。――这巷子很长是吧?你走来可能以为它是直的,所以才会奇怪怎么我看着看着在你后面,这巷子又只是一条窄道,没看见我超出你,怎么又跑到你前面来了?”
那老人咳了两下,咳过后才又接着道:“这很简单,因为我根本没动――这巷子只有一个入口,也只一个出口,入口即出口,可让你总以为它是重合的。无论进出,在夜晚,都只见其一,不见其二。而且,在晚上,它怎么走看起来都是直的,但其实,它却实在是弯的。似直实曲,有如人心,有如世道――这就是……轮回巷呀。”
他一抬眼,口里说出的“轮回巷”三个字似也有着轮回的意味――那三字从他的口里吐出,过了好一时,在这巷里兜了一转,似乎又绕了回来,轻轻砸在那外乡人的心上。这么个夜,这么个小巷,又是这么个老人,砸得他的心里空荒荒的一时都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来。
“洛阳城里轮回巷,轮回巷里好回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4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