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家庭的儿童教育

2022-08-14 17:53: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方家庭的儿童教育》,欢迎阅读!
儿童教育,西方,家庭


西方各国的家庭教育由于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原因而各具特色,但整体来看,具有下列特征:

一、独立生存:西方国家的育儿目标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是培养孩子成为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

独立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

二、放手而不放任: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

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普遍做法是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孩子,他们在家中都有各自的角色,10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打扫庭院,1 2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8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等等。 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钱,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 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

宁苦而不娇。欧美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练。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认为这是“残忍”的。

家富而不奢。西方国家的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多几十倍,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而且零用钱绝不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目的是教育孩子懂得,他们努力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才。对孩子的零用钱,美国家长更为苛刻。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更令人惊叹的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其子女的零用钱少得可怜。他家账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 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求子女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孙带来灾难”

严教而不袒护。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法国人拉纳的儿子打碎了一位朋友的窗玻璃,拉纳夫妇并未道歉,而是让儿子自己抱一块玻璃去赔偿认错,还要求朋友对孩子不要有丝毫原谅的表示。 三、适宜性与远瞻性:家庭教育的原则

尽管世界各国关于儿童教育的方法、形式繁多,但其基本的教育原则大体上是一致的。 1教育要适应每一名儿童的原则。这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因为儿童能否适应现阶段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他们以后的学校教育的成绩。因此,许多国家特别注意研究每个孩子的特点,然后根据儿童不同的经历、素质、独创性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自然会提高每个儿童对教育的适应性。

2、促进思维发展的原则。儿童教育一方面要适应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则要帮助孩子掌握越来越复杂的思维方法。要多让儿童接触实际,观察事物,在此过程中进行集中、分类、比较等思维技能的练习。鼓励孩子多角度、深入地思考问题。

3、自主发展的原则。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强加于人的。教育只能在儿童主动配合的情况下进行,使他们自愿得到发展。儿童要自主加工各种知识、经验,在头脑中主动建构自己的世


界。这一过程虽然需要成人的指导,但儿童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完成,成人无法取代。为此,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孩子广泛持久的兴趣。这是儿童自教育的动力。

4、重视能力培养的原则。应该让儿童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周围五彩缤纷的世界,逐渐丰富感性知识。知识只有成为智力活动的内容与基础时才是活的、有用的。因而,家长不应该把精力放在毫无意义的知识罗列上,而应该明白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展儿童的注意力、觉能力、知觉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5、面向未来的原则。今天的教育不可能给予儿童解决未来社会问题的答案。但是,必须考虑怎样才能使儿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家长应该引导儿童思考,发现并鼓励他们的新想法,在创造性方法的运用中提高儿童的创造能力。

6、追求人格平衡发展的原则。追求全面、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是当前世界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儿童的个性是在社会团体中,依靠集体的力量得到发展的。理学瓦伦说:“儿童的自我,只有处在与他人的自我,相互作用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家长在给予孩子个人活动机会的同时,应给予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并教给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方法。

四、自立与适应良好: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结果 由于育儿观、育儿方法着眼于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下列特点。

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即使出生于很富裕的家庭,在校读书的孩子中业余打工者也很多。如,美国一位教授正在读大学的女儿每到周末都去一家餐馆做跑工作

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养成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有少年两兄弟,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成立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收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低成本,赢得顾客。

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练,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wI.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