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要素法》,欢迎阅读!

三要素法
针对的问题:
经常在企业看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只做不管。每个人都在做事,但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做得好不好、到不到位,却没人去管。这导致很多的管理活动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成了假动作。三要素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药。
一、管理中充斥假动作
每一个有效的管理动作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标准、制约、责任。 也就是说,事情怎么做必须要有标准,要有规定,要有人检查,形成监督和制约;最后,事情做得好与坏一定要追究责任,好有奖,坏要罚。奖罚不对消
标准、制约、责任三个要素缺一个,都会让管理动作成为假动作。 1、标准 2、制约A、行政制约B、横向制约C、稽核制约3、责任: 追究人的责任,首先不是金钱的处罚,光罚钱有用但是不高明。法家:非常强调制度管理,例如秦国的商鞅变法。学商鞅学习他的精神,儒家:和法家一样重视制度,一脉相承。礼就是秩序,礼就是规则。例如要求女人笑起来,笑不露齿。鲁迅说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字:吃人。持续是最重要的。
儒家与法家的区别:双方都是重视规则,在实施规则上两者有区别:法家强调严刑峻法,强调严厉的惩罚,儒家强调:教化。不罚不行但是不教化不行,这是从历史上得到的启迪,教化比处罚更重要,只处罚不教化不行。儒家文化中第二个精髓是抓住“面子”----羞耻心、羞耻感。所以在进行管理变革中以教化和面子为主,辅之于利益上的处罚。
金钱处罚会疲劳,但是面子不会不要的。这个社会上有不要钱的人,但是没有不要脸的人,俗话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真正不要脸的人很少。批评一次没用,你看看批评十次有没有用?
变革奖罚的三要点:
A教育B面子C利益(金钱) 要知道何为重,何为轻。聚焦、
追究一个人的责任,刺激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一个人时时刻刻处在较劲的状态,较劲才能够较真,管理者要善于比较。比较就是打擂,管理者要善于摆擂台。
很多人不喜欢打倒别人,但是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打倒,不要以罚钱为主,所以领导要懂得让下属处于较劲状态。是将人天天排队和评比,排队法比奖罚更重要,刺激人不让人疲劳是精神上,而不是金钱上。
三要素法是同步运作的。标准、制约、责任三位一体写在一张纸上,定标准的时候就要想到制约,制约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责任。
二、识破管理中的假动作
根据三要素法,我们可以发现,上例中的管理实际是处处失控的。 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来分析一个问题:任何一件事情你问他有没有标准、有没有制约(有没有人检查)、有没有奖罚。如果做一件事情没有任何标准,也没有人去检查,也没有奖罚,这件事情就一定是失控的。
所以,三要素法是分析失控的重方法,也是建立控制系统的重要的方法。没有标准我们就要建立标准,没有制约我们就要设检查的环节,没有责任就要搞奖罚。每个环节都要按这三个要素去做。几乎在每个做过变革的企业,都根据管理三要素的原则,推出了一种叫做“动作控制卡”的管理工具,既简便又实用。 它将任何一个管理动作都分解成如何做、谁检查、担何责等三个方面,并且写在一张小卡片上。做的人和检查的人都有这种小卡片,每个人都按卡片上的写法去做,收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当管理变革项目进入第三、第四个月时候,主要是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通过奖罚,不要老是认为“棍棒之下出好人”在此阶段主要是帮助,解决问题,进行攻关。稽核员往往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好钢用在刀刃上,稽核员主要是抽查,不要在全部过程中充当检查的角色,先将横向控制做出来再实施稽核控制法。稽核员的稽核控制法是建立在横向控制的基础上的。能用横向控制的尽量用横向控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v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