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你长大,你伴我成长-育儿心得

2022-11-13 03:06: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陪你长大,你伴我成长-育儿心得》,欢迎阅读!
育儿,长大,心得,成长


我陪你长大,你伴我成长

老师说,孩子们已经上大班了,希望家长能积极投稿,跟大家分享育儿心得。这件事

儿在脑海中盘旋了好久;想说的话也在心里打了好几遍腹稿。真正打开文档准备在键盘上敲击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教育小朋友,何谓心得,何谓经验?细细回忆这6年的摸爬滚打,第一次做父母,我陪他长大,他也伴着我成长。

从怀孕开始,就看着各种育儿书籍,陪小胎儿说话,给他听音乐,想着这样,是不是

可以在他心里埋下一个演说家或者音乐家的种子。孩子出生后,自己懵懵懂懂,哪还有心思去考虑孩子是不是能成为伟大的人才,更多希望的是他能平安健康的成长:什么时候会抬头了,什么时候会翻身了,什么时候会走路了,又什么时候开始说话了。婴儿阶段,期盼的是孩子的健康。

1岁半的时候,接触了早教。冲动下给孩子报名了,因为那一节试听课,孩子上得

很欢乐。后面再去上课,却逐渐后悔了,因为孩子开始哭闹不愿意上课了。那段时间,我很迷茫,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看到孩子哭,我也跟着哭。我对老师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都能那么开心的上课,而我家的小孩一上课就开始哭?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都那么乐意去教室,而我家的小孩却迟迟不愿意进教室?我哭得很伤心,老师就静静地陪着我,等我冷静下来了,她说了一番话。她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不要去拔苗助长,也不要去刻意压抑。教室对他是陌生的环境,老师对他是陌生的人。给他时间,让他自己去接受周围新的事物。慢慢的,他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的。老师的话让我冷静了下来。当我平复了自己的心情,放宽了自己的心态以后,居然不多久,孩子就爱上了上课。他变成了那个催促我送他去学校的那个人,因为他在学校是开心快乐的。Give it time,这句话,成为了我以后经常自我反省的一句教条。学龄前阶段,期盼的是孩子的快乐。

20165月份,幼儿面试。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领着孩子等待老师的“提

名”。牵着他的手,我居然手心渗出了手汗,紧张的。孩子却很淡定,看着幼儿园的手工制作,各种装饰,觉得很神奇也很有趣。对于幼儿园的生活,他是有多期待!虽然有上过早教班,虽然在家是个大魔王,面对老师,他终究还是露怯了,有点不敢说。我的心顿时揪起来了,担心他应付不过来,心跳得就跟自己在等待高考成绩一样。可是当老师拿出教具,问他问题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一种自信。一上午的等待,老师10分钟的面试,是对孩子的观察,其实也是对家长的考核。录取通知书收到的时候,孩子很兴奋,说自己要上幼儿园咯!从第一入学,小朋友没有像传说中那样,跟家长每天经历一次“生死离别”。他很乖,都自己进教室。我却忽然感慨,孩子是不是太懂事了,少了那份孩子的任性与依赖。或许,是因为他上过早教班,对于教室和老师,已经习惯了吧,孩子远远比我们想象的适应能力强,我这么安慰有些失落的自己。

就这样开始了3年的幼儿园生活。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对于学校教授

的知识和本领,他都能很快的接收。经常放学回来,会跟我分享学校今天教了什么儿歌,听了什么故事,学了什么体操。有时候下班回来好累,就会对他的话敷衍了事,可是后来有一段时间,他不愿意跟我说了。我反问自己为什么,因为我没有给他及时的反馈。后来我开始学会跟他分享我的事情,今天上班路上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了,工作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他都会跟小大人一样,听得很认真,然后还会很有劲地跟我讨论这些事情。说过几次后,他便知道,妈妈不是万能的,也会遇到困难和问题,也会有迷茫的时候。慢慢的,他又开始跟我说学校的






人和事了。就那么听他侃侃而谈,偶尔加一句自己的想法,也不需要作过多的评论。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他需要的是一个听众,一个愿意和他分享喜悦和悲伤的人,所以放低自己,不要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家长,而是做一个他值得信任的朋友,就能收获一份特殊的“友谊”。 时间过起来,说快不快,却也不慢。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男孩子的调皮本性就开始显

露了:楼梯不好好走,排队会扯女同学的辫子,吃饭抖腿,用手指弹别的小朋友……是他的天性,无可厚非,却不能任由他恣意发展。都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做什么,孩子都看在眼里,不自觉的就会做出一样的行为。比如说手指弹人,就是那天早上跟爸爸嬉闹中做出的行为,孩子就看了去学了去。当我们要求孩子要做到这个那个的时候,是不是先自问一下,我是不是能做到。对于出现的问题,特别感谢老师及时发现并耐心引导孩子改正这些坏习惯;也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反馈,让我们也能及时自省。家校配合,才能事半功倍。

对于学校教授的知识,我从来不担心他会学不会。可是慢慢的,就延展出了课外班上

与不上的选择:班级的小朋友,从绘画、舞蹈、钢琴,到英语数学、逻辑思维,各种兴趣班,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在学习。我又一次开始犹豫,孩子,到底应该让他赢在起跑线上,还是没有必要一定要赢在起跑线上?老师说,这两个理论其实都成立,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看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件事情,而是你愿意为这件事情投入多少精力,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定心。所以我唯一给小朋友报的兴趣班是围棋。男孩子,我希望他能有一个定性,我希望他能有一个大局观,与自己博弈,与对手博弈。让他在赢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让他在输棋中品味失败的苦涩。学棋两年,老师教会了他下棋,他却教会我了心态。有时候下棋他会输,我会很着急,这步棋你为什么下这里?那颗子为什么要提掉?你本来可以赢的,结果却输了,我好伤心。我倔强好胜的孩子,这个时候居然会跟我说:“妈妈,没关系的,输赢都有,这次输了,我下次争取赢回来,你不要伤心了。”我感谢围棋教会了孩子输赢自在,努力了就好!我感谢孩子教会了成败得失,享受最重要。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是不是又回到了那句Give it time”?

6年一起走过的日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些还记忆犹新,有些却以模糊不清,但这

些都铸就了现在的孩子和现在的我。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先成人,再成才。路,还很长,生而为人,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让孩子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孩子,加油。妈妈,加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pk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