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猫

2023-10-04 03:36: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薛定谔的猫》,欢迎阅读!
薛定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薛定谔的猫

作者:刘潇濛

来源:《世界文化2010年第12

在量子物理学领域,有一个名为薛定谔的猫的著名实验,内容如下:一只猫被封在一个密闭盒子里,盒子里有毒药瓶,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变,放出a粒子,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放出氰化物气体,从而杀死这只猫。一段时间后,这个原子核处于已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而把盒子打开时实验者却只能看到衰变的原子核和死猫或者未衰变的原子核和活猫两种情况。那么一个自然的疑问是,这个系统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处于两种不同状态的叠加而成为其中之一?在打开盒子观察以前,这只猫是死了还是活着抑或半死半活?

上述思想实验的原意,只是想证明量子力学在宏观条件下的不完备性,和推理文学的关系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初始的推理小说来源于恐怖小说,仅仅是在恐怖悬疑的气氛之中加入一点逻辑辩证成分的粗糙雏形,但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推理小说作家对推理这一文学类型的内容与形式上的双重改良之后,推理小说在创作、阅读、出版等多个层面都已经远非单纯的为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而存在的文字集合体,而是发展成为吸纳诸般学问而融会贯通为己所用的文学形式。随着时代的更迭和进步,推理作家们愈发注重从文学及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为推理服务,读者们也越发注重这一技艺所带来的知识补给作用和气氛烘托效果,最终导致了推理小说领域中炫学的诞生。

所谓炫学,就是作家在推理小说中引用多种学科的丰富的知识来充实情节,并且往往是借名侦探之口巧妙引入,至于的内容,有些和小说所涉及事件有关,而另外一些则无明显关系,仅仅起烘托气氛的作用。而一部推理小说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要看炫学的高下之分,若是炫学内容与小说本体相得益彰,自然是锦上添花;反之,若得生硬晦涩,则会令小说的效果大打折扣,得不偿失。小栗虫太郎无疑是炫学方面先驱级的人物,他的《黑死馆杀人事件》每两三个句子就会出现一个生僻的典故或晦涩的隐学知识,极尽佶屈聱牙之能事。在这部开山之作问世后的大半个世纪以来,日本的推理作家们往往会在自己的长篇作品中上一番,比如说岛田庄司的占星推理、绫过行人的建筑推理、有栖川有栖的文艺推、二阶堂黎人的宗教推理、森博嗣的理系推理、京极夏彦的妖怪推理、西泽保彦的科幻推理、东野圭吾的社会推理等等。

说到东野圭吾,虽然他向来以推理作家的身份著称于世,但说到其作品中的推理成分,除了早期的《放学后》等作品推理氛围比较浓厚之外,大部分畅销作品,包括代表作《白夜行》《恶意》《秘密》《信》等,都不能算作典型意义上的推理小说,虽然有解谜的元素,但主要着笔的还是在揭示和剖析社会问题。作为一名社会推理作家,东野圭吾十分注重观察、发现社会环境与问题,并将自己的理念直接经由作品体现出来,这便造成了东野的作品主题与社会的诸多层面相互呼应、紧密联系,比如涉及文学影子作家捉刀现象的《恶意》、讨论家庭伦理关系的《秘密》、试探日本升学教育问题和亲子之间冷淡疏离关系的《湖边凶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案》、探讨大脑移植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的《变身》等等,上述种种无一不是东野圭吾对于所处的时代、社会能够予以细致观察的佐证。

推理小说的传统模式是:罪犯以近乎完美的诡计制造迷雾以掩盖自己犯罪的真相,而侦探的任务就是破解这一诡计。罪犯把作案过程撕成碎片,侦探必须还原案情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东野圭吾的作品都有一个缺陷,就是诡计和推理都比较单薄,其取胜的关键不是诡计的精巧、谜局的复杂或者推理的一波三折,而是人性和情感的厚度。相比之下,对妖怪文化颇有研究的京极夏彦则另辟蹊径,将神话学、民俗学、心理学、妖怪知识等等成分大量加入作品之中,并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玄妙的知识不仅仅塑造了京极夏彦作品所特有的迷离虚幻的氛围,更将每一部作品中出现的妖怪与核心诡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对于妖怪意象的反复讨论,带有浓厚的心理分析和哲学思辨意味,不仅将推理小说中难以用到的象征手法用到了极致,更让作品的核心诡计有了质的飞跃,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魍魉之匣》虽然仅是京极夏彦的第二部作品,却得到了1995年的第49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并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改编成了电影和动画。故事一开始,就以离奇的连续分尸案让我们进入了半迷幻半现实的领域,随着故事的进行,魍魉两个意象反复登场,更是增添了诡秘的气氛,而故事最后的现实回归,不是诡秘气氛的消失,而是诡秘气氛的升华,从不可理解的妖怪上升到哲学层面的震撼,而最后升华的结点,恰恰是通过诡计来完成的。《魍魉之匣》完美地将诡计与核心思想结合在一起,既注重了诡计的质量,又使诡计突破了传统的的桎梏,带给人_种凛然的炫目之感。如果说单纯的诡计已无法再给人带来震撼,那么《魍魉之匣》带给读者的则是爆炸性的真相和余味悠长的思考。文中出现的大段大段的诸如犯罪心理剖析、灵魂从业者讲义、妖怪知识的讨论,无不给人以炫目之感。

如果说炫学领域侧重在妖怪文化和心理分析方面的京极夏彦是剑走偏锋的话,塑造了火村英生、江神二郎等名侦探形象的有栖川有栖则是正统的在文学哲学方面的炫学大家。他的《乱鸦之岛》是一部长篇炫学力作,对文学哲学命题的发挥已经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乱鸦之岛》中的两个核心意象是孤岛乌鸦孤岛本来只是密室的一种变形,和文学本身并无明显关系,充其量是一个令古典推理迷沉醉的叙事背景而已。但有栖川却充分利用了象征、隐喻、暗示等手法将孤岛赋予一种文学内涵:首先是在引子部分,作者讲述了少年时代走错路的经历,不但与之后侦探二人组的误登乌岛相应和,也有暗示孤岛上的诸人都被超自然的时间与空间迷惑了、在思想和行动上误入歧途的意思;之后,又以简述两位推理前辈梦野久作的《瓶装地狱》和江户川乱步的《帕诺拉玛岛奇谈》中的具体情节进一步深化孤岛的意义。孤岛,是既隔绝人世喧嚣、又承载人世冥想的矛盾的存在,而孤岛上的人群也可能因心魔诱导而迷失自我。当然,乱鸦之岛这样一个标题,更多的是强调乌鸦这一意象在作品中的重要性。有栖川通过与推理小说之父爱伦·坡的名诗《乌鸦》相联系,揭开了海老原这一人物形象最深层的情绪积淀。《乌鸦》叙述的是一位经受丧妻之痛的男子在孤苦无奈、心灰意冷的深夜与一只乌鸦邂逅的故事,作品开始于凄怆疑惧的基调,随着乌鸦一声声永不复生而加剧,直至绝望到无以复加的终行。永不复生共重复了十一次,是乌鸦唯一的话语,既是它的名字,也是它对男子每一次询问的回答。在海老原看来,《乌鸦》的主题正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与自己的爱情经历紧密贴合的,自己所挚爱的一切正如乌鸦所聒噪的那样,一旦逝去便永不复生。乌鸦在这部作品中不止停留于预告死亡的表象,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对于^生中不可挽回的伤逝的体悟。

推理小说原本发源于欧美。然而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推理小说在日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推理小说这个名称,也是首先自日本使用的。时至今日,推理小说在欧美的地位仍属衰微,全世界最重视推理小说发展的就是日本文学界。日系推理以与欧美推理相对等的地位风靡全球,特别是在中国,日系推理更能为读者所接受。笔者认为,日系推理与欧美推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从日系推理作品作案动机的设置中,我们能够深刻了解到比推理更重要的传统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一方面来自从川端康成以后,大师辈出的日本文学界对于日本民族精神气质的描绘;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根植于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中的菊与刀神。

古往今来,谋杀之类的事件多半发生在阴森严寒之地,鲜有光顾温暖潮湿的热带,这似乎反映了人类的某种集体无意识:首先,这样的场景符合人类神话时代对于阴森可怖的死亡或者地狱世界的想象;其次,气候会影响人的性格,来到寒冷之地,人心也会因天气而变得残酷叵测。

日本是一个狭小多山、地震频繁的岛国,潮湿的气候,惊涛骇浪的海岸造就的是海洋性文化,易使一个民族忧郁过激。由此我们得知为何日本文学的中心仿佛始终笼罩着一层人性的阴影,杀伐,凌辱,虐待,这一切极端乃至疯狂的情感其实都与民族的性格有关。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往往能够滋生出某种情义,无论是母子、朋友抑或恋人之间,其震撼人心的效果则必将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极限。

在新本格大师岛田庄司的代表作《占星术杀人魔法》中,凶手以令人目眩的手法犯下一桩四十年未曾告破的疑案,其唯一动机是为了报答自己的母亲;《斜屋犯罪》中凶手不惜在人迹罕至的北国特地建造一座歪斜的建筑,冒着极大的风险以非常巧妙的方式犯下罪行,其目的居然是兑现曾向朋友许下的诺言;或许从身处大陆性文化的我们看来,这样的动机有些不可理喻,也因此有很多的日系推理被国内评论者认为是动机薄弱,但是从这些初看有些匪夷所思的设定中,我重新看到了《雨夜物语》这类日本经典浪漫派名著的核心精神,如历久弥新的宝石,在新世纪依然熠熠生辉。从深层次上说,这是一种关于情义的价值。而对父母的尽孝和对朋友的尽忠,正是这份情义最高等级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情义所谓民族精神实不是推理的必需元素,然而正因如此,才能够令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读者体会到这些文学情感和民族性格,并为之心有所感,这可以说是最高层次的炫学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a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