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外论文没有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国外论文没有参考文献
可能因为我们发论文,写毕业论文都要查重,为了在检测时,后台不飘红,所以引用时,产生了自我暗示般的自动忽略,除非重要段落和理论,其他都不喜欢加引用和注释号:[1][2][3][4][5]的。不少国内期刊上的垃圾论文都省了,有的文章全篇注释+引用只有三两个,更搞笑的,还有全文一个引用都没有的!令人怀疑这还是研究论文么?这TM是领导讲话吧!因为人文社科类,即使谈论研究很小的问题,也应该阅读了许多文献(包括研究论文、相关专著、报纸、杂志、统计年鉴、回忆录、地方志等等),如果做研究,写论文前,你真的下了功夫,阅读了所有跟你这个话题领域相关的文献,你的论文必然有一大堆注释、一大堆参考文献在里面,来构成你论文每个句子的支撑。
之前,老师给我们分享过一个片段:某个比较文学的学姐去比利时读博,在自己一篇课堂小论文上写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英译研究,论文有一句:“《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注意,学姐已经算谨慎了,写的是“之一”。比利时那个汉学家看完,开始反问她:“你怎么知道是最著名的之一?你统计过当时的受众影响了?还是别人著作里下过这个判断?是哪个出版社?” 于是,学姐在这句话上,加上了注释,同时引用一些文献佐证,来解释为什么可以说是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
所以,再回到题注所问的问题,为什么老外引用这么多?可能,这是注释和引用都统一在一起了。所以造成了都是大段“引用”,没
有自己的观点的错觉。另外,即使是“引用”多,这也是做研究,必然需要的一个严谨态度。英语学界甚至一向以引用量多而自豪,(这句判断,是我看南加州大学某文科博士回忆学术生涯时,提到的观点)因为引用多,这代表自己阅读量做到了,是站在前人研究的肩膀上,做出了一点点新的探索。你看完作者全文,可能会觉得他只有某一小部份是自己的观点,其他都是引用,但是他那点自己的新的探索,就是创新点。创新点即使小,也是有价值的,也别某些在知网看了几篇论文,把别人观点,用自己的话再写一遍的强得多。虽然那样的看上去引用少,显得文章都是他自己的观点,但是其实根本没下功夫,研究都算不上,垃圾注水文章一篇。
理工科不清楚。文科类的,之前看过一本民国城市与电影研究的英文论文集,当时年轻,看的怀疑人生,因为你会发现,这些英语学界的学者们,几乎两句话一个注释,就像题注图片那样,有许多个括号,然后文章结尾,每个注释括号里,都提了一大堆文献,来介绍相关内容,来解释自己这句判断出自哪,为什么自己下这个判断,以及他引用时,哪些版本说的不妥当,哪个版本要好,作者都说了。当你看完全文,你会发现,学者们虽然引用多,但是资料扎实,有理有据的支撑了,他的一个判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X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