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议论文结构严谨有致》,欢迎阅读!
让议论文结构严谨有致
作者:周洪彩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6年第05期
阅卷现场教师对话
教师1:统观考场作文,议论文仍是考生的最爱,不过,现在的三段式或四段式确实让人感到视觉疲劳。
教师2:能够满足于三段式、四段式也就不错了,考生平时缺少结构训练,不能以创新的风格表现文章的写作思路。
教师3:其实,议论文结构创新也没有太大的难度。只要平时多一些思考,在安排结构时,适当地调整一下各层次的逻辑关系,并在过渡与衔接方面合理安排,哪位考生都能够做到结构创新。 【考纲概述】
“构思新巧”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创新”中的要求。所谓“构思新巧”,就是以新颖的形式,将具有个性化的观点态度表现出来。在结构方面创新,就是安排精巧的写作思路,展示清晰的写作过程。具体而言,如果写作议论文,可以选择一线立骨的方式,全文整体竖起一个骨架,而所有内容都以不同的方式围绕这一骨架展开。这样,就可以摆脱传统的并列、对比、层进等结构形式,运用起承转合等创新结构,通过详略得当、合理过渡等方式,使论述内容展示出鲜明的条理性。 知耻,即勇乎?
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三千越甲吞了吴。人们都说,他的辉煌,源于遭受的耻辱。是耻辱,痛心彻肺的耻辱,让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激发了他复国的斗志。
由此,还会想到许多许多类似的事迹:韩信受了跨下之辱后成了名将,司马迁受了腐刑之辱后作了《史记》,孙膑受了刖刑后著成了兵法……于是乎,一个很坚定的观点便浮出了历史的水面——知耻而后勇。随之,人们便把此观点作为人生公理,鼓励那些身处逆境之人振作起来。应该说,这是很积极的,我们也都应该认可。
那么,是不是一说到勇便要与耻联系起来呢?这种认识有些片面。勇,本就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表现,是一个人在面对生活时所展示出来的心理状态,甚至有时就是一种内潜能的突然释放。勇,不仅仅在耻之后会迸发,很多因素都可以把它从一种平常状态中牵引出来,甚至有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