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教育案例

2022-12-28 23:47: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随班就读教育案例》,欢迎阅读!
就读,案例,教育


学会欣赏学生 ——随班就读教育案例

肃南康乐明德学校 张晓燕

一、 情况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20099月我带一年级,开学不久,班里又报到了一名新同学。她已经9岁了当然个子比其他同学要高出很多,她就是我带的第一个随班就读的学生——XX。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她的智力和同班6岁多孩子都有差距,而且由于从小在封闭的山区呆着,汉语会说的不多,会听的也不多,因而她社会交际能力差,平时只能自娱自乐,自言自语,从不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也从不和同学主动交流,表现出明显的自卑心理。学习成绩就更低了,因为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虽然她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也有自己的优点和兴趣爱好,那就是喜欢帮助别人打扫卫生还喜欢唱歌。

(二)主要问题及分析

1.没有接受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迟。 2.家庭教育几乎为零。 3.语言不通,沟通较为困难。

4.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意志力差,做事不专心。但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够接受。

二、教育教学训练目标

1.耐心传授拼音等汉语基础知识让她能听懂汉语还能自由表达,逐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使她能够和老师、同学进行正常的交流。

2.进行行为能力和生活能力的训练,使其尽快适应学校和社会 3.从她喜欢唱歌入手,让她可以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4.因为她总是能帮助老师把教室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所以我让她担任卫生委员,培养她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三、具体措施及实施过程和方法 1.发挥老师的特殊作用集体的作用

作为老师,我要用爱换起她的自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首先,我抽出时间,主动和她聊天,争取获得她的信任。刚开始,和她谈一些她家的一些情况,后来,我就和她谈学校、老师、同学和学习。渐渐地我们我们越来越熟,基本可以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了。在此基础上,我把交谈的内容范围逐步扩大,并注意帮她及时纠正话语中出现的问题。

2.发挥集体的作用

在班会上,我还鼓励同学们对她进行帮助,希望同学们在课间做游戏的时候邀请她一起玩。同学们都表示非常乐意帮助她,孩子之间总是容易沟通与交流的,她与班中同学们的关系已渐渐的友好起来,自然地融入了班集体,随着与集体接触的机会的增多,她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能够主动和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3.争取家长的配合

我觉得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我想得到家长的支持。于是我对她父母,讲了许多有关儿童教育理学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明白,不要因为孩子智力低于正常孩子,就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该为孩子将来能够像其他人一样正常生活打好基础。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最后,我也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如下:

1)关心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针对口语表达不清楚的特点,强化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

2)训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及时与老师联系,相互反馈信息 4.兴趣引领,培养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正常孩子来说是如此,对于智障儿童同样适用。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歌,她虽然记不住课文,但歌曲歌词却记得很牢固很完整,而且歌声悠扬动听。于是我请学校的音乐老师给她开小灶,课外进行指导,果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Py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