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做好幼小衔接

2022-10-11 20:01: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有效的做好幼小衔接》,欢迎阅读!
幼小,衔接,做好,有效,如何
如何有效的做好幼小衔接

摘要:现如今国家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在他们还是幼儿阶段,开始让幼儿离开父母的怀抱,在幼儿园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在升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不适应的情况,从而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在幼儿阶段,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方式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促使学生在幼儿教育时期,提前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本文主要对如何有效的做好幼小衔接进行浅析。

关键词:有效;幼小衔接;教育

引言: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从幼儿教育变到小学教育时,通常会产生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不适用的现状。因此,教师要想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他们的引导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幼小衔接的有效性。

一、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在写字读书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姿势,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薄弱,即使教师在教学中纠正了学生的这些问题,他们在后面学习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集体,推荐一名组长,由组长对他们在校园里面的学习进行监督。例如,当小组成员在写字中,出现了弯腰驼背、距离书本过近的情况时,可以让组长或者小组成员相互进行监督纠正,如果一个星期内对纠正了三次之后,同学还是会出现上述的问题,可以让出现这些问题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在他担任期间出现别的同学犯错时,可以让他对犯错的同学进行纠正教育,促使他们在纠正的过程中,意识到正确写字姿势的重要性,从而在后面写字的过程中,能够时刻约束自身的行为,防止进入小学阶段后,仍存在写字不端正的问题,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二、利用家校联手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在家里面基本上是依靠父母进行穿衣吃饭,这样的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为了有效做好有效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成长,教师可以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家校联手的方式,让家长在家里面辅导幼儿的衣食起居,并将他们的行为以图片视频的形式,通过电子设备发送给教师。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开学报名的过程中,让家长将自己的作息时间和联系方式进行填写,然后通过电子设备与家长互加好友。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教师可以让家长每个星期发送一次视频视频内容可以包含学生整理应付、叠床被、整理文具等内容。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出现摆拍的现象,在其它时间不服从家长的管教,教师可以在群里给每个家长发送一张在电子调查表格,让家长将学生每天在家里面的表现,以时间的形式进行记录,在周五的时候定期反馈给教师,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督促学生进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能力。因为生活习惯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教育,为了避免有的家长和学生不能以良好的态度坚持下去,教师可以定期根据家长的视频调查表反馈,给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打分,并将打分的结果公布到群里,以此激发家长和学生的参与斗志。并在每个学期期末,及时对综合排名前三的学生进行鼓励,提升班级全体家长和学生对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视程度 ,促使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活能力,从而为小学阶段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趣味游戏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幼儿教育阶段,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游戏。以往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经常给他们制定好游戏的规则,然后组织幼儿按照游戏的规则,有序进行参加活动,减少了幼儿之间的互动次数,降低了他们的交际能力。为了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不同的集体,采用竞赛的方式引导他们进行游戏比如,当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时,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挑选想要搭档的伙伴,促使他们在挑选伙伴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交际能力。当学生分好集体之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随机给学生展示一个数字,让他们以集体的


方式进行竞赛游戏,这样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为了在短时内正确回答出数字的内容,就会积极与其它同学进行交流,使得他们在进行交流时,提升自身的信息表达能力,促使集体中的成员快速了解他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弥补,提高集体协作竞赛的有效性。在学生参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个集体回答的正确次数在黑板上进行记录,在游戏结束时,及时对排名第一的集体进行物品鼓励,促使班级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能够以良好的态度参与到后面的游戏教学中来,不断锻炼自身的交际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行为习惯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小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阳芳.幼儿园中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J].,2020(12):171.

[2]刘雪萍.对河南省商丘市乡镇幼儿课程发展的思考[J].教育,2019,8(34):43-44.

(本文为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情境教育大环境下幼小衔接教学方式融合的实践研究 LZ2018_1736 研究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O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