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印刷术》,欢迎阅读!

为什么中国发明印刷术而不是其他国家?
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发明便利了人类的信息交流、思想文化的传播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它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印刷术的发明是一项巨大的综合工程,社会需求、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缺一不可。
在社会需求方面,由于中国较早进入封建社会,教育比较发达,历代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用人制度更加激发了他们的读书欲望。汉字是表意文字,方块字多至四五万个,难字笔画多至三十多笔,认字尚且困难,手工抄书之难,其速度之慢、效率之低,可想而知。而且中国古代的著者和藏书家多如牛毛。据不完全统计,隋唐以前有姓名可考的诗人有3007人,散文作者有6324人,私人藏书家有3449人,众多著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
大量出版使更多人阅读,众多藏书家希望拥有更多的藏书。在读者、著者、抄书者和藏书家的强烈需求下,书业贸易也不断繁荣,不发展印刷术将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对比之下,国外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远远晚于中国,社会需求远不如中国强烈。
在物质基础方面,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这是中国发明印刷术的
先决条件。作为印刷的承印物,中国的纸张满足了平滑、吸墨、便于存放、廉价易得几个特点。反观其他国家,埃及的草纸、巴比伦和希腊的泥板、印度的贝多罗树叶、罗马的羊皮纸等,成本较高,并不适合作为批量印刷的载体,中国在这一点上占领了先机。此外,古代的毛笔在汉魏六朝时期已经相当成熟,完全能够适应印刷“写样”的需要,还有着成熟的制墨技术作为印刷的颜料,为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古代印刷术史大致可以分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活字印刷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谈到印刷术的起源要从雕版印刷术说起。雕版印刷包括制版、刷印两个关键程序。制版是由雕刻技术、反文阳刻技术与魏晋南北朝后期的反文阳刻印章密切相关,凸版印染技术早在先秦就已使用,唐初中国又发明了拓印。雕版印刷的发明就是众多先进技术优化组合的产物。外国虽然早有雕刻
艺术,但是没有9拓印技术;外国如印度、巴比伦等虽然早有印章,但与反文阳刻印章相去甚远;外国虽然也有印染,但内容多半是一些纺织品的装饰图案。把图案印在布或纸上,已是很晚的事情了。而在我们中国,已经发现一批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
中国是一个具有4000年文字记载的文明古国。文字载体经历了龟甲、金石、竹帛、纸张等演变过程,图书制作方式也经历了抄写、印刷等巨大的变化。印刷术作为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的重大发明之一,而我们作为生长在印刷术故乡的华夏子孙,理应为之骄傲自豪。
参考文献:《中国印刷术的起源( 第二版)》 曹之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M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