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老师”手抄报制作》教学案例分析

2022-10-17 00:41:0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感谢老师”手抄报制作》教学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抄报,案例分析,感谢,老师,制作


“感谢老师”手抄报制作教学案例分析

清油河希望小学 梽鑫



今天进行了《“感谢老师”手抄报制作》授课。 现把案例分析如下:

第一课时,按教学设计,逐步开展,学生通过回忆、写话、表达,效果较好。特别是平时马虎听课的张雪也极认真地写了几句:

我喜欢李冰老师。因为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玩粉笔大战,上课了,李老师看见满地都是粉笔都不说什么。李老师微笑地开始上课了,我在想:李老师真好!……

此再引用两篇(写作能力为中等)

我最喜欢的老师是三年级教我们数学的吴敏老师。虽然她现在离开这儿了,但是她的身影还在我脑海里浮现。

记得有一次,吴老师正在上课,王豪折了一个纸飞机,扔在了吴老师头上。吴老师转过来说:“我们下课了,玩纸飞机大战。”下课了,吴老师说:“开始!”我们大家就折起纸飞机,吴老师走到我身旁看了看,说:“这个折得很好。抓好了,我们玩得很尽兴。我和吴老师去捡的时候,许多飞机落在了我们头上。

在我小时候,正在换牙期间。有一次,我在跟同学说话的时候,门牙掉了,说话漏风,余老师听了,过来说:“朱悦悦,你的牙呢?到哪儿去了?”我笑着说:“掉了呀!“怎么可能呢?肯定被麻雀叼了去。

我们知道余老师逗我玩。但还是很开心。

可见,学生通过自我写话、吸取长处、自我修改,开始


注重以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将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具体地写下来,而且点明了对老师的感情。

从这点上说,如此教学起到了以写作回忆老师、以作品表达感情的作用,达成了“感恩”(感谢老师)教育目的,再通过作品集中、美化布置的小报制作(活动),是对“感恩”感情的直观化的表现(表达)

此注重全员参与,活动表达,是“感恩”(感谢老师)教育的有效形式。

对此的教学设计是可以肯定的,而在我的教学实施中不免有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由于时间上把握不佳,在第一课时进行完“版式设计美化方案讨论”进入“版式设计与美化方案交流”环节时,下课铃响了。对此,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并确定版式与方案,我没有参与(第二课时时发现问题),结果在此环节,小组里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各小组里多少还有几个)没有及时参与交流,致使部分小组版式与方案不明确。

在第二课时制作一开始,上述问题就在部分小组暴露出来,那只得花时间再进行交流以确定版式与方案。这一来,在时间上各环节就得向后推,到第二课时结束时,评估环节还没完成,只得课后进行。

总之,我认为:注重全员参与,活动表达,是“感恩”(感谢老师)教育的有效形式。

对此次“感谢老师”手抄报制作教学突出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重点,对教学难点进行了冲刺,对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除了要把握时间外,更要注重对自觉性较差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这样才可以保证有效教学的正常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Jm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