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年 幼儿心理学 模拟试题》,欢迎阅读!

2019年《幼儿心理学》模拟考试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的心理学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相面、算命和打赌,而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和( )的一般规律。 A.发生,发展 B.隐藏,消失 C.发生,隐藏 D.发展,消失 2.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是( ) A.发展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普通心理学 D.幼儿心理学 3.以下属于情感过程的是( ) A.小明金榜题名后一直非常喜悦 B.思考如何解数学题 C.听到小鸟叫 D.闻到花香 4.位于头颅内部中间位置的新小脑主管( ) A.呼吸 B.运动协调 C.情绪处理 D.分析综合 5.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大的婴儿,大脑两半球表面积占成人的( ) A.12% B.22% C.32% D.42% 6.儿童( )岁时,大脑皮层区表面积占成人皮层区表面大小的80%-90%。 A.7 B.8 C.9 D.10 7.( )是指人的心理之外独立存在的一切事物,它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A.人文环境 B.物质环境 C.社会环境 D.客观现实 8.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洛克指出“儿童并不是天生的善良或罪恶,儿童的心理最初只是一块白板,它的变化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这一观点是( ) A.小大人学说 B.白板说 C.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D.游戏论 9.( )指的是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A.心理特征 B.心理现象 C.年龄特征 D.个性特征 10.心理学上,将儿童期划分为胎内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早期、幼儿期等,其中新生儿期指的是( )的孩子。 A.出生后至1个月 B.出生后1个月到1周岁 C.1-3岁 D.3-6岁 11.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在幼儿园内教师们最常用、最实用的是(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12.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或让他们做简单的操作,并让他们说明为什么这样做。这一方法属于( ) A.作品分析法 B.测量法 C.问卷法 D.谈话法 13.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2016级幼儿心理学(学前)第1页 共4页
过程开始于( )
A.记忆 B.感知觉 C.想象 D.思维
14.从知觉发展的顺序来看,( )岁的儿童开始能够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A.3 B.4 C.5 D.6
15.下列关于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判断推理往往不合逻辑 B.掌握的主要是日常的、具体概念
C.直觉行动思维明显 D.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属直接理解水平 16.( )是指从一定距离处感知两个临近点的能力。
A.视觉 B.近视 C.视敏度 D.视觉集中 17.从记忆的方式来看,心理学家将记忆分为( ) A.无意识记,无意识记 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C.机械识记,意义识记 D.长时记忆,短时记忆 18.下列不属于创造性想象的是( ) A.以人代认 B.以物代物 C.情景转换 D.体育游戏 19.幼儿知道“下雨天地面很湿,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应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20.看电影时,虽没有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也没有付出特殊的努力,却能将电影的情节自然而然的识记下来。这种记忆是(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21.幼儿常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出现的事情来描述,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B.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 C.想象的目的不明确 D.想象的过程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2.在数学课上,飞进一只小麻雀,同学们不由自主地看向它,这种注意是( ) A.有意注意 B.外部注意 C.内部注意 D.无意注意 2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以下不属于思维特点的是(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组织性 D.稳定性 24.幼儿经常使用的推理是( )
A.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 B.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 D.归纳推理和逻辑推理 25.为了参加“百科知识大赛”,陈琳背过了要求背诵的所有知识,这种记忆是(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26.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 ),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也就( )。 A.越高,越低 B.越低,越高 C.越高,越高 D.越高,越快 27.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形成( )从而使儿童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正常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A.完整自我 B.社会人 C.建设者 D.接班人 28.自我,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评价三个方面。 A.对自己的尊重 B.对自己的意识 C.对自己的情感 D.对自己的掌控
2016级幼儿心理学(学前)第2页 共4页
29.完整的自我包括( )和能力结构两个方面。
A.角色系统 B.人际关系 C.思维形式 D.自我意识 30.社会化研究与人面对面的心理关系,即( )。 A.亲子关系 B.同伴关系 C.师生关系 D.人际关系 31.每个儿童都以自己特有的( )进行社会化。 A.需要、兴趣和智力 B.风格、速率和程度 C.遗传、环境和教育 D.民族、文化和信仰
32.关于社会化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儿童社会化是一个被环境塑造的过程
B.社会化就是不要固守个人观点,按社会规范做人 C.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
D.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成果33.儿童是在( )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的。 A.听和说 B.听和模仿 C.听和想 D.想和说 3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岁以上的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B.积极词汇就是讲好话的词汇
C.消极词汇就是不理解词义或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D.儿童最初的语言具有表达情感、意动和指物功能 35.幼儿的交往策略主要发生在( )活动中。
A.自由活动 B.户外活动 C.游戏活动 D.教育活动 36.电子游戏机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更大的( )作用。 A.阻碍 B.内化 C.强化 D.延缓
37.树立榜样,本质上就是让儿童通过( ),习得和表现良好的行为。 A.同伴学习 B.榜样学习 C.理解学习 D.观察学习
38.研究表明,在3—9岁年龄段中,儿童的( )攻击较为稳定。 A.报复性 B.敌意性 C.言语性 D.身体 3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亲社会行为就是不要酬报的行为
B.观点采择能力就是接受别人观点的能力 C.移情,就是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动别人
D.敌意性侵犯就是企图伤害别人或故意破坏财物 4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工具性侵犯,就是使用工具打人
B.如果从一次攻击性行为中尝到甜头,就可能会促进攻击性行为的频频发生 C.有攻击行为的儿童自尊普遍较低
D.电视暴力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引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2016级幼儿心理学(学前)第3页 共4页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简单题(本大题9个小题,41题6分,42题5分,43题5分,44题4分,45题4分,46题5分,47题6分,48题6分,49题4分。共45分) 41.引起幼儿无意识记的因素有哪些?(6分) 42.视知觉有哪些功能?请详细说明。(5分)
43.幼儿数抽象能力指表征数值或一系列物体的数量的能力,受哪些原则的支配?(5分)
44.影响幼儿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4分)
45.幼儿掌握掌握实物概念要经历哪些阶段?(4分) 46.情绪情感的关系。(5分)
47.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幼儿在幼儿园的亲社会行为有什么特点?(6分) 48.受欢迎的儿童有哪些行为特征?(6分) 49.幼儿交往的特点是什么?(4分)
三、分析论述题(本大题1个小题,47题16分,共16分) 50. (本小题15分)
材料:进年有研究表明,在当今社会中,行为问题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幼儿身上出现,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争抢或者破坏玩具,有时候还会出现踹踢同伴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对其往后一生都会有负面的影响,如果不加干涉势必会阻碍他们的发展。根据此背景,试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中幼儿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中的哪种类型?(2分)这种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2分)影响这种行为发展的因素是什么?(3分)
(2)儿童的社会行为除了以上行为外还有什么行为?(2分)这种行为包括哪些内容,请列举至少3种(3分)?影响这种行为发展的因素是什么?(3)
2016级幼儿心理学(学前)第4页 共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G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