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1.
社会学:(1)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形式、社会组织、人类文化、社会进步、社会关系、社会过程、社会现象间的关系及社会行为的科学;(2)是关于社会良性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8.孔德: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社会学”一词,并力图将其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9.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一般包含四个层次:占有一定地域,存在与存在于一定空间内;存在离不开人群;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生产或其他活动;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10.文化:是考察和理解社会的重要维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11.现代化: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现代化是指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12.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著有《经济与法》、《佛教与道教》在社会方法论方面,韦伯倾向于个体主义。在社会研究中,运用一种叫“理想型”的逻辑工具,对所研究的对象一纯逻辑的分类和定性。韦伯对世界多种宗教的经济伦理的研究是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构成,他还把社会行为分为四种类型:目标合理行动、价值合理行动、激情的行动传统的行为。
13.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的某种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认得行为期望,它是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础。
14.抽样:按照一定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能代表总体的一部分元素,即样本。然后根据样本中所包含的信息对总体的状况进行推算的过程。1、简述社会
1 / 3
学中国话的探索—社会学在传入中国后,学界一直致力于将社会学转化为本土的、适合中国或本土化的过程中,已取得以下几点经验:(1)立足于中国国情,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中开展社会学研究;(2)把学习借鉴和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3)把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社会学中国化已取得成功,中国社会学在世界社会学体系中已经占有重要一席。
2、简述文化的构成要素
文化有四个基本的构成要素—象征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和物质文明。(1)乡镇该符号是人类通过意识控制而创造或建构起来的象征体系,用来引导人们的互动、交流、思维、情感、学习和控制。
(2)价值观念。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是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3)文化的规范体系为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文化中的规范体系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原则建构起来的社会行动规范系统,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系统。(4)每一种文化都包含着各自的物质文明,它是由该文化中的社会成员所共同创造的物品集合体,包括技术、工具、住宅、食物、服饰、书籍等人工制品。
3、简述社会化的主体
A家庭,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B学校。学校作为社会化环境之一,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也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机构;c同龄群体。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自发结成的群体;D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既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E大众传媒。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
4、简述组织的管理方式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E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