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争议及改革

2022-08-11 06:08: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后金融危机时代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争议及改革》,欢迎阅读!
联系汇率,香港,争议,危机,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金融危机时代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争议及改

作者:李颖琦 王小利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14

【摘 要】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面临新的考验。文章通过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争议,得出结论:在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加入人民币因素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现阶段的政策重点应是进一步加强两地协商和配合,共同推进港元汇率制度的平稳与协调运作。 【关键词】联系汇率制度 金融危机 人民币升值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1983年实施至今,对维持港元币值稳定和香港经济金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也一直存在着缺陷和弊端,在不同经济周期和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投机资金大量出入香港,使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再次承受了新的压力。

金融危机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经受新的考验

香港联系汇率制既不同于钉住制,也不同于典型的固定汇率制。联系汇率制规定的1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只适用于发钞行与外汇基金之间的发钞准备规定,以及发钞行与非发钞行之间的港元与美元交易。在香港外汇市场上的港元与美元交易并不受此约束,汇率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所以,香港实际上存在两种汇率,一种是固定的发钞行与外汇基金之间的发行汇率,另一种是自由浮动的市场汇率。港元对美元汇率的稳定性,或者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的趋同性,主要是由套戯机制所维持。通过套戯机制的套汇和套利功能,使港元汇率自动得到调节,始终保持在联系汇率附近波动。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香港与其他新兴市场一起成为全球资金避险地,资金大量流入香港,对香港金融市场稳定带来较大的影响。据香港金管局统计,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年底,共有约6500亿港元资金流入香港,导致香港股市、房市暴涨,港元对美元急剧升值。为稳定联系汇率,香港金管局不得不动用外汇资金以买美元、沽港元的方式干预汇市。但2011年以来,香港市场出现了资金流出的迹象,港元对美元汇率开始呈现持续偏软的趋势。至此,金融危机后香港经济周期与美国经济表现的不一致、香港低利率与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矛盾、周边国家与新兴市场加息对香港资本流动的影响等一系列新的矛盾,再次集中反映在香港联系汇率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Cq.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