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规划与建筑设计

2023-02-15 02:1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规划与建筑设计》,欢迎阅读!
洛阳,工程学校,建筑设计,铁路,规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规划与建筑设计

作者:房晓丹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4年第13

摘要:伴随着新时代铁路交通的发展,社会对于应用型铁路信息人才的需求变得极为迫切。铁路信息工程学校的校园规划主题不仅应满足于功能齐全、建筑美观、环境亲切,更应该充分体现校园的时代气息、办学特色和文化品味。 关键词:铁路信息;功能齐全;办学特色 前言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铁路电务行业的职业学校,其中铁路信号、电气化铁道供电、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及铁道通信等专业是专为铁路建设培养管理和施工人才的特色鲜明的骨干专业,在铁路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对铁路信息相关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解决目前办学空间狭小、进一步发展受限等瓶颈问题,学校迫切需要增建新校区。 1项目概况

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新校区位于洛阳新区的伊滨区职教园区内,目前在册全日制中专学5915人,在职职工300人,现开设12个小专业。新校区基地南北长约494m,东西宽约441m,规划占地面积约312亩,地势平坦,交通便捷。设计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规划布局的特定性。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方案能否最大限度的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以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它所营造出来的校园氛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建筑是人与环境之间的载体,本案立足于铁路信息工程学校的办学特色,结合周边环境,力求实现以下设计理念。 2功能分区合理

合理、明确的校园功能分区是保证学校教学品质的前提条件,更是打造校园良好形象的先决因素。功能分区体系的清晰性完整性直接反映了校园整体形态及空间序列的和谐,并将其体现在教学区环路、轴线、建筑群组院落等方面。

本案将校园有效合理的划分为两轴五区的格局。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实训场地、运动区五大功能区域与南北两轴有机结合。南北主轴线是整个校区的脊柱,起始于北侧主入口,终止于南侧次入口,贯穿于北侧礼仪广场、行政办公、图书馆及礼堂;轴线上精心的设计了水系和各色景观绿化,与建筑相互结合,有力地增强整体校区的空间序列关系。东西次轴线利用精致的景观绿化对中心建筑体做东西向的延伸,配合主轴线完善校区内的路网,方便交通。教学区位于基地北侧,教学楼、实验楼和综合教学楼相互融合、贯通,统一布置,整体以对称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格局分居轴线两侧,从规划布局的层面贯彻学做一体化设计理念。铁路编组站是铁路枢纽的核心,常有列车工厂之称,教学楼与实验楼分别沿东西45°方向放射展开,象征着铁路编组站的形态,由此形成独具铁路文化意义的梯形礼仪广场,这一象征母体也寓意着贵校独特的办学特色;行政办公与图书馆结合为一体,集中布置,增强了建筑的体量,强化了中心建筑标志性;生活区位于基地中部,分两部分布置于主轴线两侧,由学生宿舍和食堂构成;运动布置在基地的南侧,确保动静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

基地东南角预留了铁路信息工程学校独有的实训场地,东北角预留了50m×100m的后续建设用地。

3交通组织流畅

交通组织以交通环路为空间骨架,各个功能区为内核和外延,环路与建筑群体形成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将绿化生态渗透其中。

为了避免基地南侧高铁线对学校教学环境的影响,将校区主入口设在基地北侧;基地西侧开设一个生活入口,方便生活区学生进出以及食堂货物、垃圾的运输;基地南侧开设一个次入口,满足校内外的其他联系需要。主入口处精心设计了具有鲜明标识性的大门,作为整个校园空间序列的起点。大门的设计理念紧贴贵校独特的办学特色,以机车为创作元素,采用解构主设计手法,力求设计出形象标识性强,文化内涵丰富的高校大门。

基地内部交通网采用环形与线形交通相互结合的模式,在运动区以南区域设置沿基地周边围绕建筑群的环形车行路线,临近出入口处布置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车位,从而保证良好的校内环境。南北、东西两轴线是主要的线形人行路线,也是主要的景观带,有效便捷的集散人流,联系各个功能区域,线形、环形道路模式相互结合,构成整体校园流畅自如的交通系统。 4空间环境与文化氛围的营造

空间、文化是校园场所精神的实质,是师生们对校园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之所在。为了展现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念,本方案着力创造将浓郁的人文氛围融入到校园教育所,按师生的行为模式和场所的文化特质来创造富有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的校园空间环境。校园整体规划采用西方对称式几何构图,强调轴线的统帅作用,利用沿轴线展开的广场空间、建筑实体、景观水体不断升华校园整体空间序列。建筑组团设计汲取中国传统合院布局的精髓,强调空间的流动和渗透,弱化建筑空间的矛盾冲突,从而达到相互平衡以及空间序列间张弛有度的效果;通过围合、渗透、错落的手法营造现代学校的文化氛围,将功能空间精神化、艺术化,从而创造高品质的校园空间环境。

入学校北侧主入口,呈现的是南北长约70m、东西宽约180m的梯形文化礼仪广场,广场内设置大面积集中绿化和水体景观。一方面保证了主体建筑前有充足的缓冲空间,集散大量人流;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出学校自身的谦恭姿态,体现名校上善若水的修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区的教室与老师办公室结合布置,方便师生的交流,建筑所围合而成的内院空间,辅以规律性的铺地、绿化、小品等,成为师生课间休息的绝佳之所。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大·乔丹说的:那些长廊和庄重的柱子,那一池池的棕榈树这些庭院中每一块石头都在进行着教育

行政办公及图书馆建筑是整个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以庄重、大气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姿态诠释着贵校的校风、校德。学生食堂和宿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生活特点,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食宿环境。学生礼堂精巧大方,满足功能的同时也成为整个校园空间华美乐章的尾声。

方圆之间,大小各异,现代化的各类运动器械与场地,收放自如的水体,颇具匠心的景观绿地,郁郁葱葱的林木,共同组成了一个亲切自然、充满生机的校园空间,为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务效的校风提供良好的物质载体。 5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衍生体系

校区整体规划从大局把握,以长远眼光定位,一次性合理分配各个功能区,设计中将以开设的12个小系合成6大系,每两个专业一栋教学楼,考虑到校园今后的弹性发展,在用地有限的基础上创建一套有利于分期建设的衍生体系。一期主要建设北侧两栋教学楼、两栋实验楼、综合办公及图书馆、西侧食堂和一个宿舍组团,其他建筑可作为二期建设对象,其中综合教学楼的建设是对一期教学及实验功能的有机延伸,将教室和实验室合理科学的布置在教学合体内,方便学生使用,从建筑功能层面进一步贯彻学做一体化设计理念。 6简明、现代的建筑风格

本案以朴实、大方的现代风格为主调,遵循简明、适用、经济的原则。基于铁路信息工程学校之特色,将实用型教学模式融入建筑设计理念中,建筑造型别致、大方,建筑立面以大面积的红砖墙和米白色涂料为基调,配仿木色格栅,亲切厚重,以强烈的虚实对比,和谐的色彩搭配,共同演绎现代校园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篇章。 7结束语

新校区建设正在紧罗密布的进行中,新区建设方案得到校方的充分认定。通过此次方案设计,我们深切体会到:学校群体规划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充分把握好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将人文气息渗透其中,以此提升校园的气质和风貌。 参考文献:

[1]郭卫宏,王智峰,海佳.武汉大学文科区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70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AB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