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2022-10-15 02:4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欢迎阅读!
工艺流程,路面,混凝土,水泥,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亦称为刚性路面。 包括普通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等。水泥混凝土 路面以其抗压、抗弯、抗磨损、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在各级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 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日渐增多,加上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水泥 路面,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科学化、规范化施工成为广大公路建设者关注的问题。水泥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核心环节是混凝土的拌和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本文仅对公路水泥 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探讨。

二、 工艺流程

1模板安装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模板应无

损伤, 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 3mm

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土 2mm 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应准确,企口缝则其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误差为钢模板 ± 1mm模板 2mm

2、安设传力杆 当侧模安装完毕后,即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上安装传力杆。 当混凝土板连

续浇筑时,可采用钢筋支架法安设传力杆。即在嵌缝板上预留园孔,以便 传力杆穿过,嵌缝板上面设木制或铁制压缝板条,按传力杆位置和间距,在接缝模板 部做成倒U形槽,使传力杆由此通过,传力杆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脚插入基层内。 当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安设传力杆。即在端模板外侧增加一 块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为杆的间距及杆径、钻孔眼,将传力杆穿过端模板孔眼,并直 至外侧定位模板孔眼。两模板间可用传力杆一半长度的横木固定。继续浇筑邻板混凝 土时,拆除挡板、横木及定位模板设置接缝板、木制压缝板条和传力杆套管。

3、摊铺和振捣

1 摊铺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摊铺前的准备工作很多,主要强调一下摊铺前洒水的卸料工

序。

洒水 摊铺前洒水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工序,往往不被施工人员重视,但如果洒水处理不好会 重影响路面质量。

洒水量要根据基层材料、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诸多因素来确定洒水量,即保证摊铺 混凝土前基层湿润,而且尽可能撒布均匀,尤其在基层不平整之处禁止有存水现象。从 目前施工现场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是洒水量不足,因为基层较干,铺筑后混凝土路面底 部产生大量细小裂纹,有些小裂纹与混凝土本身收缩应力产生的裂重叠后使整个混凝土 路面裂纹增多。 卸料

自卸车的卸料也是常常不被重视的工序,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堆料过 多给施工造成困难,有时布料过少使混凝土量不足,路面厚度得不到保证。这种混凝土 忽多忽少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






土路面的平整度。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者死板地间隔 一定距离卸一车料,而忽视了基层不平整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客观上是普遍存在的。目 前许多企业施工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对路面基层的标高控制不到位,造成基层平整度 较差,加大了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难度。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可对基层表面与面层基准标 高线隔段实测来决定混凝土的卸料量,这样会避免卸料不均的问题。

对于半干硬性现场拌制的混凝土一次摊铺容许达到的混凝土路面板最大板厚度为 次摊铺和振捣,两层铺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22

24cm塑性的商品混凝土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为 26cm。超过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时,应 分两

30min,下层厚度约大于上层,且下

层厚度为 3/5 。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抹面应连续施工,如需中断,应设施 缝,其位置应在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振捣时,可用平板式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 施工时,可采用真空吸水法施工。其特点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比常用的增大

5%

10%,可易于摊铺、振捣,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混凝土抹面工序,改善 混凝

土的抗干缩性、抗渗性和抗冻性。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真空吸水深度不可 超过

30cm

(2) 空吸水时间宜为混凝土路面板厚度的倍(吸水时间以min计,板厚以cm) (3) 垫铺设,特别是周边应紧贴密致。开泵吸水一般控制真空表 lmin

内逐步升高到400500mmHg最高值不宜大于650700mgHg计量出水量达到要求。 关泵时,亦逐渐减少真空度,并略提起吸垫四角,继续抽吸 及管路中残余水。

1015s,以脱尽作业表面

(4) 真空吸水后,可用滚杠或振动梁以及抹石机进行复平,以保证表面平整和进一步增 强板

面强度的均匀性。

4、接缝施工 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一般纵缝为纵向施工缝。拉杆在立模后浇筑

混凝土之 前安设,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则穿过模板的拉杆孔安设,横缝槽宜在混凝土硬化后用锯缝 机锯切;也可以在浇筑过程中埋人接缝板,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即形成缝槽。锯缝时, 混凝土应达到510Mpa虽度后方可进行,也可由现场试锯确定。横缩缝宜在混凝土硬 结后锯成,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在新浇混凝土中压缝而成。锯缝必须及时,在 夏季施工时,宜每隔 3 4 块板先锯一条,然后补齐;也允许每隔 3 4 块板先压一条缩 缝,以防止混凝土板未锯先裂。横胀缝应与路中心线成

90°,缝壁必须竖直,缝隙宽度

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板,上部灌封缝料。胀缝板应事先预制,常用的 有油浸纤维板 (或软木板)、海绵橡胶泡沫板等。预制胀缝板嵌大前,应使缝壁洁净干燥, 胀缝板与经壁紧密结合。

5、表面修整和防滑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混凝土浇筑后,当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人工或

机械将其表面抹平。 当采用人工抹光时,其劳动强度大,还会把水分、水泥和细砂带到混凝土表面,以致表 面比下部混凝土或砂浆有较高的干缩性和较低的强度。当采用机械抹光时,机械上安 装圆盘,即可进行粗光 ; 安装细抹叶片,即可进行精光。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混凝土表面应具有粗糙抗滑的表面。而抗滑标准,据国际道路会议 路面防滑委员会建议,新铺混凝土路面当车速为 45km/h 时,摩擦系数最低值为;车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y4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