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学教育体系的特点

2023-04-07 09:3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德国中学教育体系的特点》,欢迎阅读!
德国,中学教育,特点,体系
德国中学教育体系的特点

德国的中学教育体系为1213年义务教育,由于德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在联邦制的国家,教育体制的立法权属于各州,因此在德国,中学教育的学校形式在各个联邦州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下面是店铺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的德国中学教育体系的特点。 德国中学教育体系的特点

德国的学校体制是如何构建的?

孩子首先上4小学4年级时决定今后走哪条教育道路。小学后的学校体制分为普通中学、实科中学、文理中学和综合学校。

在普通中学读完9年级将获得普通中学毕业资格,在实科中学读10年级将获得实科中学毕业资格。之后,青少年可开始接受职业培训或继续上学。在文理中学读完1213年级之后完成高中毕业考试即获得就读高校的资格。

德国的学校收不收学费?

德国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准很高,并且是免费的,经费来自税收。只有约9%的中小学生选择就读收取学费的私立学校。

谁对学校事务负责?

在德国,学校并非全国统一管理,而是属于联邦州事务,由16联邦州各自的教育部负责。每个联邦州在开设专业、教学计划、毕业资格和不同学校类型之间的过渡等方面都可能有不同的规定。

德国教育政策即将迎来哪些改变?

数字化:德国的许多学校还缺乏高速互联网、必要的技术以及对新的授课方法感兴趣的教师。中小学数字公约将改变这一点,联邦和各联邦州希望以此提高中小学的数字化配置。

机会均等:在教育方面,德国政府认为所有儿童都应获得均等的机会,可德国的教育成果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社会背景。不过发展趋势是积极的,机会正变得越来越均等。经合组织国际中小学教育成果研究 -- PISA发表的一项专项评估揭示了这一点。

德国的中学


HauptschuleRealschuleGymnasium)和综合学校(Gesamtschule)。第二级进阶也可称为“高级阶段”(Oberstufe),其中主要包含职业教育体系的双元制度以及文理中学的高年级。德国的初中教育5年级开始分流,学生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学习。从有利的方面来说,这样做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的放矢,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不利的方面来看,学生从小就被划成不同层次,差别对待,心理上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打击。

第一初阶

1)成绩较好的学生通常选择文理高中就读,为期约九年,是进入高等教育必经之路。文理高中结业文凭(Abitur)在各个联邦州通用,文理高中高级部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其必修与选修课程分成基础课程(Grundkurs)及专长课程Leistungskurs)两类,必修课程分为语言,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数理与科技宗教体育等,选修课程通常即为大学各学科的基础课程或入门课程。学生必须修两门以上的专长课程,其中一科必须为语文数学或自然科学高中会考共考四门学科,必修的两门专长课程另加两门基础课程。此外,为扩充选课程的范围与深度,也加入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课程

2)成绩次好的学生常常会进入实科中学,学程约五至六年。实科中学是仿效普鲁士的中学而建立,因应较高等的职业教育需求而生,而且实科中学也一直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典范,具有良好的教育成效,其学生的来源背景主要是社会的中产阶级,其成功因素是奠基在两方面: 一方面实科中学的教学内容重视德国转形成第三级产业的社会景;另一方面由此毕业的学生可获得中级文凭,并具有许多选择发展的可能: 可以选择较高等的职业发展;也可以继续升学,例如进入职业导向的文理中学,因而往高等教育体制迈进。 所以实科中学在德国教育体制中发展较成功的学校类型。学校以培养中等的工商业界、政府机关的实务人才为主。其课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语言类为主,特别强调科目的实用性,其中必修部分又可归纳为下列五类: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sy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