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大学生社会情绪与社会幸福感: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精品

2023-01-23 12:3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 大学生社会情绪与社会幸福感: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精品》,欢迎阅读!
社会,幸福感,公正,信念,情绪
大学生社会情绪与社会幸福感:公正世

界信念的中介作用

摘要为探讨大学生负性社会情绪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公正世界信念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编制负性社会情绪量表,并采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负性社会情绪量表、社会幸福感量表对46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负性社会情绪与社会幸福感显著负相关,公正世界信念的因子“内在公正”“终极公正”与社会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与负性社会情绪显著负相关,因子“内在不公正”与社会幸福感显著负相关,与负性社会情绪显著正相关。公正世界信念在社会情绪与社会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对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幸福感教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情绪;公正世界信念;社会幸福感 分类号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5.002 1前言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与现实冲突必然存在,社会正和幸福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目前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负面事件的即时报道和传播不断冲击着社会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情绪、心态、价值观与幸福感。

11社会情绪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

目前关于社会情绪的定义人言言殊。有研究者认为社会情绪(social emotion)是在对社会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的,是建立在个体对社会的人和事的认知、心理变化的基础上的社会反映(刘永明,贾林祥,2008)。社会情绪在人的道德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周晓林,于宏波,2015)。

研究表明当社会情绪具有负性偏向时,在人际的共情与传播中会更具传染性(佟雪峰,2014;郭军锋,罗跃嘉,2007),负性事件接连发生引起的负性消极情绪具有普遍性和感染性,大学生会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和疏离感。社会疏离理论认为人在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对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消极影响(杨东,吴晓蓉,2001)。

Keyes1998)基于以往的社会疏离问题研究成果提出了社会幸福感

Social WellbeingSWB)的概念,指在社会中个体对自身状况和社会功能的评估,包括个体对与集体、社会的关系评估,对个体社会价值的评估,对社会潜力与发展轨道的评估,对社会质量、社会组织及运行的感知等。有学者将社会幸福感的研究进程分为三个阶段(LiYangDing & Kong2015),第一阶段,社会幸福感被看作是客观的社会层面的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之后主要关注行为的测量,如社区或组织成员的行为,而现在,社会幸福感研究更关注个体主观变量的影响,如价值取向(刘春雷,李莹,2014)、社会支持

KongZhao & You2012KarenGordonAlex2015)、应对方式、时间洞察力与发散思维( Zambianchi & Ricci Bitti2014)等。以往国内的幸福研究大多立足于个体微观角度,如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如今幸福感研究试图立足于社会宏观层面,从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去探索个体层面的幸福感


(苗元江,王青华,2009;刘春雷,李莹,2014)。 12公正世界信念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产生消极社会情绪的大学生都会有不幸福体验,有些大学生面临负性事件时,虽然也会有消极情绪产生,但仍能处理得很好,这可能是由于个体或环境中某些保护因子的作用。公正世界信念(belief in a just worldBJW)(Lerner & Miller1978)是指人们普遍认为这个世界是公正的,其核心是人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近二十年来,公正世界信研究已转向积极功能研究(杜建政,祝振兵,2007),近期的大量研究发现公正世界信念能减少不公正事件的消极影响,具有维护心理健康、充当个人资源或者形成心理缓冲等多重积极功能(王国芳,孟祥风,2015;孙晓培,韦雪艳,2015),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情绪适应等多方面有积极影响(Zhang & Zhang2015;周春燕,郭永玉,2013)。

公正世界信念是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关于公正世界信念与幸福感研究发现,公正世界信念和幸福感呈正相关(RamziJacqueline & James2011;蒋奖,王荣,张雯,2013;李雷,2013;张莉,申继亮,

2011),青年或大学生持有的公正世界信念越强,生活或学习中感受到的负性情绪越少,对生活也就越满意,幸福感越强。Dalbert Dzuka2003)针对斯洛伐克失业青年主观幸福感和公正世界信念关系研究发现,公正世界信念高的个体,尽管面临着失业,但是他们仍能够体验到较强的主观幸福感。综上,研究拟考察负性社会情绪、公正世界信念与社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13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Mediate Effects

公正世界信念的多重功能说明公正世界信念会补偿负面情绪对幸福感产生的不利影响。Lerner的公正世界理论认为个体需要相信每个人都会得到他们所应得的,并值得他们所得到的,使个体能够面对并认定周围环境是稳定有秩序的(Lerner & Miller1978)。资源守恒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TheoryCOR理论)(Hobfoll1988)从资源视角阐释了当大学生面对不公正或负性事件,产生负面的情绪或心境状态时,会通过匹配与替代资源、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达到心理平衡状态。公正世界信念作为心理资源能够抵消负性情绪对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资源观视角考察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社会情绪与社会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变量(如民族歧视、敌对情绪、负性生活事件等)与幸福感间具有中介作用(Schaafsma2013;苏志强,张大均,王鑫强,2013)。荷兰学者Schaafsma2013)在一次针对荷兰的少数民族土库曼尼斯坦人和摩洛哥人的跨研究中发现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在显性歧视、隐性歧视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持有强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会否认或减少歧视或偏见,这会帮助个体维持相对高水平的幸福感。苏志强等2013)针对高中生的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在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同时,还通过公正世界信念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可预测并假设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社会情绪和社会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见图1)。 综上,可见公正世界信念、负性社会情绪、社会幸福感三者之间密切相关,为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社会情绪和社会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se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