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即直觉——表现

2023-02-16 18:3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艺术即直觉——表现》,欢迎阅读!
直觉,表现,艺术


艺术即直觉——表现

作为表现主义学派的发起人,克罗齐提出的著名观点直觉即表现亦即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使表现主义美学一度成为英美美学的正宗主流。



标签:艺术;直觉;表现

克罗齐是继康德、黑格尔之后影响最大的美学家,被韦勒克称为西方四大批评家的第一人。作为在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学理论家之一,克罗齐及其美学思想的追随者所建构的表现主义,曾在国际美学界形成壮观的克罗齐学派,在20世纪上半叶始终是引领潮流的重要流派。



直觉即表现

克罗齐认为,世界是由心灵活动组成,心灵活动由认识和实践两部分组成,认识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即直觉的形式与概念的形式;实践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经济(个别利益)的形式与道德(普遍利益)的形式。它们组成四种属于心灵哲学的学问:美学、逻辑学、经济学、伦理学,最后回归于哲学历史。克罗齐取消了康德意义上的理性概念,直接代之以道德,进而确立了心灵活动两度四阶段的基本形式。这四者的关系依次递进:由直觉到概念,从概念到经济,最后直至道德。在克罗齐看来,纯粹的直觉是一种精神活动,所有的精神活动,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都直接来源于具有本初意义的精神直觉。克罗齐宣称,直觉是起点,属于最低一层的心灵活动,可以不依赖概念等其他任何心灵活动而存在,艺术的生长点;而其他心灵活动离开了直觉则难以为继。



在克罗齐看来,美学便是探讨直觉知识的科学。直觉就是表现,就是艺术就是欣赏和创造。克罗齐这一论述开启了西方美学的现代转型过程,使以直觉即表现为核心内容的直觉论美学成为现代西方美学的历史和逻辑起点。



克罗齐首先从知识的界定来探讨直觉: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想象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不是关于个体的,就是关于共相的;不是关于诸个别事物的,就是关于它们中间关系的;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①简单地说,知识无外乎两种,要么是直觉的表现的,要么就是概念的理性的。直觉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虽得到广泛的承认,理论哲学领域却未得到同样的礼遇。一直以来,直觉知识要么被理性知识所吞噬,么就是处于奴仆的卑位,依赖主子而活;而且直觉往往被看作是盲目的,由理智为它指引方向。但在克罗齐看来,直觉知识可离理性知识而独立。他说,直觉知识可与概念混合,也可单独存在,比如画家所作的一幅月景图,一段优美的乐曲,一首嗟叹的抒情诗,都是直觉的产物,与理智毫无关系。克罗齐进一步指出:混化在直觉知识里的概念,就其已混化而言,就已不复是概念,因为它们已失去一切独立与自主;它们本是概念,现已变成直觉知识的单纯原素了。克罗齐的这一论述,给一直备受理智压抑的直觉以崇高的地位,无疑具有开创意义。






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直觉就是表现。这两个概念是同时使用的,直觉从来就不是外部世界或我们的肉身留下的某种印记。要对直觉与表现作任何意义上的区分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克罗齐看来,直觉和表现原本就是一回事。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直觉必须以某种形式表现,表现其实就是直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在把自己的印象和感觉抓住而且表达出来时,心里会有一种光辉焕发,所以感觉或印象借助文字从心灵的混暗地带提升到凝神观照界的明朗。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直觉与表现是不可分的。人们常说内心有许多伟大的思想,但是却不能把它们表现出来。但在克罗齐看来,他们如果真有那些伟大的思想,他们就理应用恰如其分的美妙文字把它们表现出来了。可是在要表现时,这些思想好像消散了或是变得贫乏了,理由就在它们本来不存在或本来贫乏。句话讲,思想离不开语言,一旦离开了语言,思想也不成为思想。



直觉是表现,而且只是表现,不比表现多也不比它少。克罗齐的思想显然有鲍姆加登和康德美学的痕迹,并表现出来与19世纪艺术哲学传统想对抗的倾向。



艺术即直觉-表现

在克罗齐看来,科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分别在于一个是理智的产物,一个是直觉的产物。艺术则是直觉的产物,艺术是什么--我愿意立即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艺术是幻象或直觉。艺术家造了一个意象或幻想;而喜欢艺术的人则把他的目光凝聚在艺术家所指出的那一点上,从他打开的裂口朝里看,并在他自己身上再现这个意象。当谈到艺术家时,直觉幻象凝神观照想象形象刻画表象等词就像同义词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艺术备了直觉-表现应有的特征。



克罗齐进而指出,艺术是纯精神领域的东西,与功利的活动、快感、道德活动、概念或逻辑的活动、科学哲学等无关。凡是外界的东西都不是艺术作品。文学史、心理学、传记、社会学等等在克罗齐的美学体系中都被排除掉了。艺术是独立自主的。他把艺术从人类实践、社会生活和理性思维等与之密切关联的事物中独立出来,并把艺术定位在最纯粹的直觉层面。他认为,直觉作为灵的综合作用既表现了情感,又创造了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克罗齐关于艺术立性的论述,突出强调艺术作品不是自然,现实或已被创造出来的东西的复制品,不是一面反映的镜子或一种充当手段的工具,而是艺术本身就是一件被创造出来的作品,就是一种精神性的产物,一种独立存在的东西,有其自身价值标准。这些思想开启了现代西方美学中艺术独立自主创新观的先河。



直觉和表现的统一是克罗齐哲学体系的基石。在西方美学史上,克罗齐的表现论美学,经过科林伍德的积极发展和鼓吹,其影响逐渐扩大,后又被贝尔(艺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弗莱(审美感情只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感情)发展为以表现为特征的新形式主义,在苏珊﹒朗格(艺术是情感的符号)那里演变为符号学,逐渐形成了在现代西方美学界影响很大的表现主义流派,成为英美美学的正宗主流。



【参考文献】






123《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意)克罗齐著,朱光潜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胡杏(1980--,汉族,河南信阳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2006级硕士研研究生生。研究方向:西方文艺理论



张生奕(1981-,汉族,山西大同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2006级硕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o9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