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搭支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搭支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搭支架》是五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前一课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支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
教材课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需要两个课时,本设计是第一课时。 本设计对教材作了以下处理:
(1)把制作不同形状的支架并用手感觉其稳固性的活动改为:用游戏的方法研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的稳固性。因为学生在四年级的数学课已经做过类似的活动,已经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如果按教材的活动进行教学,无异于又是一节数学课。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我把以制作、体验为主的活动改为以趣味游戏为主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科学的道理。
(2)增加加固四边形和立方体支架的活动,为教材的第三部分活动做好铺垫。教材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搭一座又高又稳、承受力又大的高塔,这个活动是对立体支架稳定性的研究,同时还研究材料及连接物对稳定性的影响,与前一活动的跳跃性太大,缺乏渐进的梯度,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增加加固四边形支架的活动,能较好地为第三部分内容搭建台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用实验数据作为依据支持自己对问题的解释。 2、 初步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支架牢固程度的方法。 3、 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支架。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形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2、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验证三角形是最不容易变形、最稳固的 教学难点:能够用实验数据作为依据支持自己对问题的解释。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个立方体、图钉、剪刀、垫圈、钩码、木棍、长短不同的塑料管、
回形针、铁架台
学生准备:直尺、铅笔、橡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1、看图片,发现支架大多是由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构成。 2、提出问题:哪种形状最稳固不容易变形呢? 二、探究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1、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用一定材料和连接物连接在一起用来支持物体用的架子叫做支架。
2、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并实施。(搭好后用手拉拽,比较结实程度和谁最不容易变形。把结果填在实际稳固性一栏。) 3、学生交流探究过程与结果,相互质疑评价 4、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5、师生共同总结:三角形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而且用材最少。 三、加固平面支架,加深对三角形结构稳固理解
1、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支架不稳固,你有什么办法让它稳固吗?同学们讨论一下。
2、每组任意选择一个支架进行加固。
3、教师提供材料,学生合作加固四边形支架,通过实验验证支架的牢固性。 4、交流与评价各种加固方法,扩展思维。
5、不同的加固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明什么问题?
6、教师演示拉拽小棒做得立方体支架,学生观察发现。如何加固? 7、学生展示方法。
8、小结:只要在容易变形的支架里加入斜梁使它形成几个三角形支架支撑力就会增强,这个支架也就变得稳固了。 四、了解生活中中更多的三角形结构 1、(出示艾菲尔铁塔图片)你了解它吗?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相同构造? 3、欣赏具有三角形结构的物体。 五、拓展:用木棒搭建高塔
1.谈话:艾菲尔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出了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将来你们想象埃菲尔一样也拥有自己命名的建筑吗?
2.谈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未来的小小建筑师们,我们现在就来搭建一座铁塔行吗?当然我们的建筑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木棒、牛皮筋。 3.提出制作要求:请同学们搭建一个即美观又实用、用材又少的20厘米高塔呢?咱们比一比看那组的高塔承受的重物最多。接受挑战吗?
4.提问:你想建一座什么样的高塔呢?小组之间先商议一下建造什么样的高塔,商议后建造你们自己的高塔。哪组的高塔建的稳固、结实、漂亮,你就是优秀的建筑师。现在开始。
5.学生说自己的设想。(设计草图) 6.学生建造自己的高塔。分别指导学生。
7.展示:我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有的同学构思巧妙,设计与众不同;有的同学制作精细,对建筑物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精心留意,有的同学制作认真,每一个基本结构都十分规范。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建造出中国的艾菲尔铁塔的。
8.拓展:其实建筑模型还可以用许多材料来完成如:塑料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k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