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声音博物馆——博物馆“物”之含义的延伸》,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声音博物馆——博物馆“物”之含义的延伸
作者:李知默 海量 王敬旺 许自富 朱倍贤 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06期
摘 要:在传统的博物馆中,展品总是以其稳固的“物”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而在声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传入驻博物馆的今天,博物馆展品给人的印象被彻底改变。这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也给博物馆工作者带来了巨大考验。本文将从建立网络化成都声音博物馆为例,论述博物馆与展品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声音博物馆;声音遗产;展品
长久以来,视觉一直都是博物馆最主要的展示渠道。这正好与人们学习与探索事物的习惯暗合:普通人一生中接受到的信息约80%来自于视觉。这就导致了传统的博物馆在宣传展示中以视觉创建为主。而听觉在声音博物馆的建设中往往是被忽视的——它要么作为渲染气氛的背景音,或者通过讲解员的口述辅助展品讲解。这种现象一直到人们意识到声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时候才被改变。声音资料在社会学、人类学中的研究意义,使它终于成为了博物馆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将以建立网络成都声音博物馆的经验为例,从展品征集、网站建设和观众体验等方面来谈博物馆与声音展品之间的关系。
提到成都声音,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最富地方特色的川剧、茶馆里各色茶客的“摆龙门阵”、街头巷尾的叫卖吆喝声、当然最少不了的还是成都本地的方言。我们知道,声音有其发生地和载体,因而我们采用的是“地点—声音”的形式,即:以人们最为熟悉的成都声音为根据,来选择此类声音最为集中的地点,采集声音并拍摄街景,将场景与声音一同再现。在地点的选择上,除去能够集中呈现成都声音的这一最重要的前提外,我们还综合考虑了其历史、文化以及名气等各方面的因素,最终我们选择了悦来茶馆、文殊院、宽窄巷子、大熊猫基地这四个地点作为声音采集的目的地。悦来茶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原名老郎庙,是当时四川戏剧行业公会所在,百年来这里都是老成都人喝茶、摆龙门阵、听川剧的老戏窝子。至于宽窄巷子、文殊院,那就更是历史悠久了。宽窄巷子始建于清朝,是康熙年间平定准噶尔叛乱后,选留数千兵丁留在成都,在公元311年前张仪修筑的少城的基础上修筑满城,宽窄巷子则是当年成都33条清朝兵丁巷子中仅存的2条,当时的宽窄巷子并不叫宽窄巷子,而是被分别称为“兴仁胡同”和“太平胡同”。直到民国初年,才被“宽窄巷子”所取代并一直沿用至今。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曾名信相院、信相寺,后于康熙三十六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至于大熊猫基地,则是因为身为国宝的大熊猫是四川的一大标志,也是成都的一大特色。大熊猫基地既可以表现出成都声音的多样,又能在三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声音采集地外更添一份独特的色彩。
在我们的具体实践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声音的筛选。众所周知的是,声音的类型多种多样,声音本身也是错综复杂的。在我们采集的声音中,也分为有效声音与无效声音。有效声音是我们采集到的、能够准确清晰地反映成都地方特色的声音,无效声音则是采集过程中环境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噪音、杂音等对我们目标声音进行干扰的种种声音,为了将成都声音最为完美的呈因此分类、筛选无论在声音采集的准备工作、采集期间还是后续处理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有除预期准备采集的声音之外的新发现,例如我们第一次去到悦来茶馆进行调研时,恰好那天下午已经没有了川剧的表演,而我们在附近发现了名为“老成都九条巷”的地方,其中也有与悦来茶馆相似的喝茶看戏之处。我们此次的调研目标原是采集成都人听川剧现场,收集除了川剧本身,还有观众的吆喝、喝彩声等种种真实而富有地方特色的声音,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前台招揽看客的吆喝声也是独有风情的。这种意外邂逅的声音既令我们惊喜,也令我们产生了讨论:招揽看客吆喝声与川剧的声音大同小异,是否能够把这里的声音“搬”到悦来茶馆,即展现的场景仍然是悦来茶馆的场景,但声音采用的是老成都九条巷录制的声音。最终讨论的结果是尊重声音的原发生地,虽然都是喝茶、看戏、聊天,却也不能张冠李戴。
其次,我们对场景如何展现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我们的原计划是实地拍摄,但我们在取景中发现,环境受天气、旅游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我们在文殊院进行拍摄时,天气转阴,进而下了大雨,严重影响了拍摄的质量,因此我们打算采用电子地图、互联网上现有的图片以及我们实地拍摄三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方式来将场景最好的呈现出来。除了声音与场景的一一对应外,我们还将其余收集到的声音安置到特定的场景中。例如我们收集了一些成都的童谣,但这些童谣都是来自网络或是影碟,因而我们在街头巷尾寻找一些孩童玩耍的场景,将我们搜集到的童谣与这些场景进行匹配,让这些零散的声音更为生动、活灵活现。 在声音博物馆一步一步的建构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的是博物馆“物”的含义的延伸。通常我们认为,博物馆中的“物”就是展柜中一件一件的展品,然而随着博物馆业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观念与新的实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博物馆“物”的含义也渐渐变得不那么单一。“声音博物馆”无疑赋予了声音“物”的内涵。在我们看来,事实上,声音与其形成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因而声音担负起了记录特定时间与地域中一个民族或社会重要文化信息的功能。声音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直观的听觉上的感受,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声音本身的探索,我们可以对其中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生产方式、精神生活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由此我们可知,声音在文化的区分中起到了辨识的作用,构成了一定地域文化的认同。因而声音对于文化的承载,无疑与博物馆中的“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不禁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联想:如果声音可以成为博物馆的主要呈现方式,那么触觉、味觉、嗅觉为什么不可以在博物馆中担任主角?这从理论上来讲是完全可行并且正在逐步实施的。目前,国内已有数家“气味博物馆”问世,“美食博物馆”也在世界各地出现,如日本的拉面博物馆,中国的青岛啤酒博物馆。作为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对五感的挖掘使得博物馆潜力无限。如何让展品可观、可触、可听、可闻、可尝,博物馆展品中的“物”的变化正在影响我们对博物馆的认识。 作者简介:
李知默,海量,王敬旺,许自富,朱倍贤:学历:本科在读,现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d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