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论今日教育之方针

2022-10-27 01:16: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陈独秀-论今日教育之方针》,欢迎阅读!
陈独秀,方针,今日,教育
今日之教育方针

陈独秀

居今日之中国而谈教育。无贤不肖将共非之。上方百计仆此以为弭乱之计。 下亦以非生事所需。一言教育。贤者叹为空谈。不肖者詈为多事。吾则以为皆非 也。多事之说。良以教育非能致富求官也。然则教育之所以急需。正为此辈而设 。空谈之说。亦志行薄弱。随俗进退者之用心。吾无取也。何以言之。盖教育有 广狭二义。自狭义言之。乃学校师弟之所授受。自广义言之。凡伟人大哲之所遗 传。书籍报章之所论列。家庭之所教导。交游娱乐之所观感。皆教育也。以执政 之摧残学校。遂谓无教育之可言。执政倘焚书坑儒。将更谓识字之迂阔乎。以如 斯志行薄弱之人主持教育。虽学校遍乎域中。岁费增至亿万。兴国作民之事。必 无望也。反乎此者。虽执政尽废全国学校。而广义教育。非其力所能悉除。强毅 之士。不为所挠。填海移山。行见教育精神。终有救国新民之一日。发空谈之长 叹。煽消极之恶风。其罪殆与摧残教育之执政相等。即以狭义之教育言之。二三 年来。学校破坏。诚可痛心。然就此孑遗。非绝无振作精神之余地。乃必欲委心 任运。因循敷衍。致此残败之余。亦归残败。青年学子。用以自放。绝无进取向 上之心。呜呼是谁之罪欤。吾以为己破坏之学校。罪在执政。未破坏之学校。其 腐败堕落等於破坏者。则罪在教育家。

教育家之整理教育。其术至广。而大别为三。一曰教育之对象。一曰教育 方针。一曰教育之方法。教育之对象者。即受教育者之生理的及心理的性质也。 教育之方针者。应采何主义以为归宿也。教育之方法者。应若何教授陶冶以实施 此方针也。三者之中。以教育之方针为最耍。如矢之的。如舟之柁。不此是图。 其他设施。悉无意识。第所谓教育方针者。中外古今。举无一致。欧洲中世。教 育之权。操之僧侣。其所持教育方针。乃以养成近似神子(即耶稣)之人物。近 世政教分离。国民普通教育。恒属於国家之经营。施教方针。於焉大异。斯巴达 [Sparta.Laconia.古代希腊州之首府]人之教育。期以好勇善斗。 此所谓军国民 教育主义也。此主义己为近世教育家所不取。[ 德意志及日本虽以军国主义闻於 天下然其国之隆盛盖不独在兵强其国民教育方针德智力三者未尝偏废] 以其戕贼 人间个性之自由。失设教之正鹄也。兰西哲学者卢梭。以人生本乎自治。为立 教之则。此哲家之偏见。未可施诸国民普通教育者也。德意志之哲学者赫尔巴特 。(Herbart.)近世教育家之泰斗也。其说以品行之陶冶。为教育之极则。十九 世纪言教育者。多以赫氏为宗。所谓赫尔巴特泒教育学。与康德泒哲学。殆如并 世之双峰。然晚进学者多非之。至称为雕刻师而非教育家。盖以其徒事表象之庄 严。陷於漠视体育与心灵二大缺点也。现今欧美各国之教育。罔不智德力三者并 重而不偏倚。此其共通之原理也。而各国特有之教育精神。英吉利所重者。个人 由之私权也。德意志所重者。军国主义。举国一致之精神也。法兰西者。理想 高尚。艺术优美之国也。亚美利加者。兴产殖业。金钱万能主义之国也。稽此列 教育之成功。均有以矜式宇内者。吾国今日之教育方针。将何所取法乎。窃以 理无绝对之是非。事以适时为兴废。吾人所需於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 己。盖教育之道无他。乃以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长与短即适与不适也 。以吾昏惰积弱之民。教育之方针。计惟去短择长。弃不适以求其适。易词言 之。即补偏救弊。以求适世界之生存而己。外览列强之大势。内鉴国势之要求。 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 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钜。准此以定今日教育之方针 。教於斯。学於斯。吾国庶有起死囘生之望乎。依此方针。说其义於左方。

(一)现实主义 人生之真相。果如何乎。此哲学上之大问题也。欲解决此 问题。似尚非今世人智之所能。征诸百家己成之说。神秘宗教。诉之理性。决其 立言之不诚。定命之说。不得初因。难言后果。印度诸师。悉以现象世界为妄觉 。以梵天真如为本体。[惟一切有部之说微异斯旨]惟征之近世科学。官能妄觉。 现象无常。其说不误。然觉官有妄。而物体自真。现象无常。而实质常住。森罗 万象。瞬刻变迁。此无常之象也。原子种性。相续不灭。此常之象也。原子种性 不灭。则世界无尽。世界无尽。则众生无尽。


众生无尽。则历史无尽。尔我一身 不过人间生命一部分之过程。勿见此身无常。遂谓世间一切无常。尔之种性及历 史。乃与此现在实有之世界相永续也。以现象之变迁。疑真常之存在。於物质世 界之外。假定梵天真如以为本体。薄现实而趣空观。厌倦偷安。人治退化。印度 民族之衰微。古教宗风。不能无罪也。耶稣之教。以为人造於神。复归於神。善 者予以死后之生命。恶者夺之。以人生为神之事业。其说虽诞。然谓天国永生。 而不指斥人世生存为妄幻。故信奉其教之民。受祸尚不若印度之烈。加之近世科 学大兴。人治与教宗并立。群知古说迷信。不足解决人生问题矣。总之人生真相 如何。求之古说恒觉其难通。征之科学差谓其近是。近世科学家之解释人生也。 个人之於世界。犹细胞之於人身。新陈代谢。死生相续。理无可逃。惟物质遗之 子孙。[原子不灭]精神传之历史[种性不灭]个体之生命无连续。全体之生命无 灭。以了解生死故。既不厌生。复不畏死。知吾身现实之生存。为人类永久生 命可贵之一隙。非常非暂。益非幻非空。现实世界之内有事功。现实世界之外无 希望。唯其尊现实也。则人治兴焉。迷信斩焉。此近世欧洲之时代精神也。此精 神磅薄无所不至见之伦理道德者。为乐利主义。见之政治者。为最大多数幸福 义。见之哲学者。曰经验论。曰唯物论。见之宗教者。曰无神论。见之文学美术 者。曰写实主义。曰自然主义。一切思想行为。莫不植基於现实生活之上。古之 所谓理想的道德的黄金时代。巳无价值之可言。德意志诗人海雷[Heine. 生於一 七九七年卒於一八五六年]有言曰。“海之帝国属於英吉利。 陆之帝国属於法兰 西。空之帝国属於德意志。”斯言也。意在讽劝其国人。一变其理想主义而为现 实主义也。现实主义。诚今世贫弱国民教育之第一方针矣。

(二)惟民主义 封建时代。君主专制时代。人民惟统治者之命是从。无互 相连络之机缘。团体思想。因以薄弱。此种散沙之国民。投诸国际生存竞争之漩 涡。国家之衰亡。不待蓍卜。是以世界优越之民族。由家族团体。进而为地方团 体。更进而为国家团体。近世欧洲文明进於中古者。国家主义。亦一特异之征 。第国家主义既盛。渐趋过当。遂不免侵害人民之权利。是以英法革命以还。惟 民主义。己为政治原则。美法等共和国家无论矣。即君主国若英吉利若比利时 。亦称主权在民。实行共和政治。欧洲各国。俄罗斯土耳其之外。未有敢蹂躏宪 章。反抗民意者也。十八世纪以来之欧洲绝异於前者。惟民主义之赐也。吾人非 崇拜国家主义。而作绝对之主张。良以国家之罪恶。己发见於欧洲。且料此物之 终毁。第衡之吾国国情。国民犹在散沙时代。因时制宜。国家主义。实为吾人目 前自救之良方。惟国人欲采用此主义。必先了解此主义之内容。内容维何。欧美 政治学者诠释近世国家之通义曰。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辑内御外。以拥护 全体人民之福利。非执政之私产也。易词言之。近世国家主义。乃民主的国家。 非民奴的国家。民主国家。真国家也。国民之公产也。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 公仆者也。民奴国家伪国家也。执政之私产也。以执政为主人。以国民为奴隶者 也。真国家者。牺牲个人一部分之权利。以保全体国民之权利也。伪国家者。牺 牲全体国民之权利。以奉一人也。民主而非国家。吾不欲青年耽此过高之理想。 家而非民主。则将与民为邦本之说。背道而驰。若惟民主义之国家。固吾人财 产身家之所托。人民应有自觉自重之精神毋徒事责难於政府。若期期唯共和国体 是争。非根本之计也。

(三)职业主义 现实之世界。即经济之世界也。举凡国家社会之组织。无 不为经济所转移所支配。古社会状态之变迁。与经济状态之变迁。同一步度。 社会学者经济学者所同认也。今日之社会。植产兴业之社会也。分工合力之社 会也。尊重个人生产力。以谋公共安甯幸福之社会也。一人失其生产力则社会 其一部分之安宁幸福。生产之力。弱於消费。於社会於个人。皆属衰亡之兆。征 之吾国经济现象。果如何乎。功利货殖。自古为羞。养子孝亲。为毕生之义务。 此道德之害於经济者也。债权无效。游惰无惩。法律之害於经济者也。官吏苛 求。上下无信。姬妾仆从。漫无限制。政治之害於经济者也。并此数因。全国 之人。习为游惰。君子以间散鸣高。遗累於戚友。小人以骗盗糊口。为害於闾阎 。生寡食众。用急为舒。於此经济竞争剧烈之秋。欲以三等流氓[ 政治家为高等 流氓士人为中等流氓流氓为下等流氓以其均生产力也]立国。不其难乎。 今之 教育。倘不以尊重职业为方针。不独为俗见所非。亦经世家所不取。盖个人以此 失其独立自营之美德。社会经济以此陷於不克自存之悲境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Ye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