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人民群众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

2022-11-03 01:29: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抗战时期人民群众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欢迎阅读!
抗战时期,事例,典型,群众,发挥
抗战时期人民群众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

在盘山抗日根据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盘山打仗靠三多:石多,洞多,干妈多。”朴素的语言,道出了盘山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子弟兵的血肉联系。

1943年至1944年间,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先后发动五次“强化治安运动实施“烬灭作战”推行“三光”政策,在蓟县一带制造无人区。为保存实力,配合抗日活动的开展,蓟遵兴联合县县长贺年率领县政府机关转移到山区,办公地点选在了蓟县下营镇道古峪村村南崖壁上的一处天然石洞里。这个石洞有上、下两个洞口,上边洞口通到山顶,下边的洞口在石崖上。这里既是贺年的办公室又是居住地,抗战期间蓟遵兴联合县的多条政令,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1944125日,天降大雪,贺年给各村紧急布置了这样的一个任务,“于降雪之后将各村与村之间大小道路扫净以利行军”。由于担心部队转移信息被泄露出去,保障部队的安全,他特地交代村民:“不要暴露为军队扫雪而是各村之间清洁工作”。

在蓟州盘山九华峰下冰凉峪深处,有一个冰凉洞,这里曾庇护盘山民兵班的10位战士躲过敌人的扫荡。1942年,日本侵略者调集大批兵力疯狂扫荡盘山,将这里划为无人区。联合村村民丁福顺等10个民兵组成的盘山民兵班,配合八路军游击队坚守盘山。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

1


1942年冬天,一场大雪降临,敌人趁机搜山,民兵们每人带了三斤炒米和几块冻冰,转移到盘山冰凉洞里,与敌人巧妙周旋。因为冰凉洞里环境狭窄,民兵钻洞后只能躺卧而不能坐立,就这样,他们在洞里坚持了七天七夜,直到大雪融化。

19455月,冀热辽军区第十四军分区在平谷县刘家河召开抗日群英表彰大会,盘山民兵班全体战士被授予“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图为盘山民兵班全体战士合影。

在蓟县砖瓦窑村,有一位杨妈妈,当地的八路军战士亲切地称呼她“八路军妈妈”抗战期间,不知有多少八路军战士在杨妈妈机智的掩护下脱险,又有多少伤病员在她的精心救治下痊愈。一次,一个八路军战士为躲避敌人追捕,跑进杨妈妈家里。杨妈妈一面拉过被子盖住来不及换下军装的战士,让他假扮成自己病重的儿子;一面挖出烟袋锅中的烟油抹在眼上,顿时泪如雨下。这时,敌人闯了进来,杨妈妈哭着说:“老总们,可别进来啊!我儿子快不行了……老总们看着丧气。敌人看到杨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怕是什么传染病,连忙捂着鼻子离开了。

1945526日,冀热辽军区第十四军分区在平谷县刘家河召开抗日群英表彰大会。图为“八路军母亲”杨妈妈和军分区首长在表彰大会上。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Y6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