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2022-12-31 01:5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小学生,面的,知识,关于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因为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缺乏,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理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作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水平低。所以,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有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很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局部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认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水平过低评价,心理承受水平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XE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