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在新课程下如何创意结尾

2023-02-17 23:3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课堂教学在新课程下如何创意结尾》,欢迎阅读!
创意,课堂教学,结尾,课程,如何


历史课堂教学在新课程下如何创意结尾

一、提纲挈领,概括总结

结尾是对一节课内容的总结归纳,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一节课所学重点难点进一步提高认识,即将下课时一定要梳理一下当堂所讲的知识,然后归纳总结要点,当然,这里的归纳总结,不是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机械重复,而是画龙点睛,提炼升华。试想一堂课下来,内容本来已很多,教师的结尾如果仅仅只是简单地把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列举一遍,又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呢?所以概括性的结尾意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理清,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印象。



如上《难忘九一八》这节课,如何在结束时把这节课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最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地记住。我就在大屏幕上打出一排字:九一八事变三一年,日军占领我们家园。中共建立统一战线,张杨二帅实行兵谏。共产党派周去斡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几句话,言简意赅,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加深印象,深刻领会,牢固掌握。一个好的结尾对已经掌握重、难点的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对尚未完全掌握重难点的学生,一个好的结尾则将促进他们进一步自觉探索。



通过课堂的实践,这样的结尾方式可以使知识形成一个个要点,达到一个由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强化,加深理解,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如果把讲授的内容无重难点地从头到尾作简单机械重复,不仅教师讲起来枯燥,学生听起来也乏味,其效果将走向反面。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德国的第斯多惠强调: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历史,不仅中国而且世界上下五千年,内容丰富多采,知识博大精深。教师在讲课中,不仅要撒得开,更要收得拢。所谓收得拢,关键是有一个富有趣味性、艺术性的结尾。课堂教学的最后部分,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或完结,有可能是引导学生继续探索、继续深化、继续扩展的重要一步。这里留下悬念是很重要的。悬念就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象和挂念。它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余音不绝,耐人寻味。历史教师要善于制造悬念,让学生睁大好奇的眼睛,而好奇可能孕育着天才的发现。历史上有许多历史之谜,如北京人化石下落之谜、武则天无字碑之谜、金字塔之谜等。历史教师如能适时地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之谜,不仅能增加教学的生动性,而且或许无意中造就了未来的历史学家。



说书先生在每一个段子的结尾总有那一句各位听众朋友,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话之所以能扣住听书者的心弦,正是他让人们先去猜测想象的缘故。那么我们历史教师不妨也来做一回说书先生,在课堂结束语中,不但可以不作定论,而且也可以来一点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感觉。例如:上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中,最后这样结束:在争吵声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起来了,同学们觉得这是个怎样的体系呢?它会




导致怎样的后果?其结局又是如何呢?欲知答案如何,且听下节课分解。这样结尾,收中寓展,隐线纤纤,造成悬念,为下节课埋下了伏笔,使此课的尾为彼课的头,为讲解后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三、学科结合,开拓创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如我们可以将音乐和美术等其它学科引入到课堂结尾中来,再根据不同的内容,选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情境,这样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激起了他们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大一统的汉朝》这课中,讲完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后就要接近下课了,怎样收尾呢,我就用了一段《汉武大帝》的影像资料,在学生的观看中结束新课,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汉武帝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学生去预习下面几节课的知识。或者可以让学生聆听歌曲《走近新时代》,通过这首悦耳的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可以来渲染课堂的气氛,使课堂再次达到高潮。



四、学生参与,师生互动

在一节课结束前,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通过归纳、概括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结尾归纳,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归纳可以是传统的教师总结如通过幻灯片或电脑设计条目清晰的表格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我认为在新课程以生为本的理念引领下,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常用的可让学生作课小结,列出本课小结中各要点所包含的知识细目,并勾勒出全课的知识体系,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较好的效果。《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结尾时我让学生上来总结(不足之处教师补充完成,其他同学在笔记上自己整理归纳):这样结尾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从历史事件的发生中深深懂得。在课堂结尾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框架,会潜移默化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总之,结尾无定法,好在巧用中。精彩的教学结尾会给一节课带来一个完美的结局。通过历史教师对结尾部



分的精心准备,在导课中运用的得心应手,充分发挥结尾的无穷魅力,必将使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大增,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使历史学科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QD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