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绿色发展之路——生态城镇建设中的农业现代化》,欢迎阅读!

绿色发展之路——生态城镇建设中的农业现代化
作者:华 振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2期
华 振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建设生态城镇是中国进行城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生态城镇的主要工作也是推动生态城镇的重要力量。笔者主要对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城镇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对生态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力求寻找解决之道,实现两者的共赢发展。
关键词:生态城镇;农业现代化;生态系统;现代农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06-0027-01
一、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城镇建设之间的关系
1. 农业现代化依赖于生态城镇建设
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有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结构和管理的现代化作为支撑,这些都有赖于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生态城镇建设过程中发掘的人才、技术和资金作为支持。作为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现代化要发展也需要城镇化建设晋升到高级阶段——生态城镇化阶段。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能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 。
2. 农业现代化助推生态城镇化建设
生态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支持。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生态城镇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次,农业现代化会带动农业企业不断壮大集中,促进城镇发展,提高城镇经济水平。最后,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经济走向繁荣,带领农民走上致富道路,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可以有效拉动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二、生态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农业生态问题
生态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的实质是人类同周围的环境之间出现不均衡的状态,这种不均衡状态的加剧直接导致的就是居民生存质量的下降和生态失衡。
1. 土地被大量占用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被占用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农村人口不断增加,从客观上导致土地使用面积在不断增加;第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使用粗放,各地方借口发展产业,胡乱圈地占地;第三,镇中心越来越紧张的用地状况,使得越来越多的绿化用地被占用,造成城镇内绿地面积的减少。
2. 城镇化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
造成城镇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胡乱占地导致城镇绿色空间减少;二是城镇为了谋求经济发展,盲目引进污染工业导致城镇环境污染严重。
3. 农业土地土壤受到污染
造成农业土地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随着工业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的垃圾丢弃物增多而其处理能力有限,无法处理掉的无机垃圾如一次性塑料带和农用地膜不仅会直接占用土地还会导致严重的土地污染。其次,是农药的过度使用直接污染土地,导致土壤的生态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如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肥力降低、盐碱度增高,局部地区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农田生态系统被破坏,影响了植物生长。最后,乡镇企业治污能力匮乏,污染情况严重。
三、农业现代化在生态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1. 提高土地效率,减少土地占用数量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生物、化学、工业等多门课先进技术会得以应用,农业生产的效能会大大提高,机械化作业还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这意味着少量的土地也可以实现较大的产值,有助于减少农业用地数量,增加其他生态用地面积。
2. 发展生态农业,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农业现代化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发展生态农业,降低环境的污染指数。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有利于吸引资本向农业领域发展,污染企业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另外,也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3. 创新农业科技,改善农村土壤状况
农业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农业生态化,通过不断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创新农业科学技术,努力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了现代化的农业是推行生态科技的农业现代化,生态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农村土壤的状况,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使“寂静”的土壤重新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赵山. 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关系[J].乡镇经济,2011(5):9-10.
(责任编辑:王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Q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