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英语家庭作业设计现状及策略》,欢迎阅读!
小学英语家庭作业设计现状及策略
作者:李兰萍
来源:《校园英语》 2018年第51期
文/李兰萍
【摘要】“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在2014年3月全国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一被提出,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便迅速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得到教师的普遍关注,但大多数教师却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延伸-家庭作业。不合理的家庭作业正在消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统一机械的抄写和背诵作业正在遏制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是小学英语课程的核心目标。本文就教师该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进行小学中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作者简介】李兰萍,南京市六合区程桥中心小学。
一、英语家庭作业的必要性分析
家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整个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检查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纽带,也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英语家庭作业,学生可以温习和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将知识内化为技能,在“做”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而英语教师通过作业则可以了解和诊断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调整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主要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家庭作业必不可少。
二、目前小学中高年段英语家庭作业的现状
1.作业形式枯燥,欠缺个性选择。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英语教师常常重视英语单词和句型语法教学,英语家庭作业则沦为枯燥的词句抄写,作业形式主要为“一抄二背三练习”,学生依据要求,被动完成任务,周而复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语言技能,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有效锻炼,英语的语用功能根本没有被实现。
2.作业难度“一刀切”,缺少“梯度”递进。通常,英语教师布置的英语家庭作业是面向全体学生,难度统一,这就可能出现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情况。作业难度缺乏梯度,不能顾及到每个学生,也就达不到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更有可能让学生因为作业过易或者过难而失去学习兴趣。
3.作业评价形式单一,缺乏激励作用。目前,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老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为主。因此,学生往往非常重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而教师评价通常按照
“Good,A,B,C,D”来给学生反馈。这种缺乏个性化的点评,将教师的鼓励大打折扣,还有可能导致学生没有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而失去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属于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其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可能直接影响其后期学习进程。教师该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既能学以致用,又能体验到英语学习乐趣呢?笔者针对小学中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进行初探。之所以选择小学
中高年级的学生是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自我认知,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三、作业分层的定义和目的
作业分层的研究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很多老师都尝试探究并撰写成文。作业分层指的是教师结合自身教学需求,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潜力倾向、能力素养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化特点,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层次。教师采用多种作业的形式,设立差异化的作业标准,布置不同的作业内容,能够多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体现出补差、促中、保尖的功能。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利用掌握的知识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分层设计旨在因材施教,打破“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使其“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达到其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的喜悦。
四、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中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1.作业形式多样,满足学生兴趣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分类设计不同的家庭作业形式。对于喜欢表演且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布置实践型家庭作业为主,课后鼓励他们运用句型,合作创新,编演对话;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学生自己创设生活的情景,然后用英语去交流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英语的语用价值,也迸发出学生们思维的火花。
2.作业难度“梯度”设置,尊重学生个体差。新课程标准提倡“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设计“梯度”作业的目的就使学生通过家庭作业能够达到重建、整合新旧知识、 活跃思维、提高技能,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
3.作业评价多元,激励学生适性发展。首先,教师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把英语家庭作业视为师生之间的学习和情感的“纽带”,是学生表达自己的“作品”。对于书面作业,学生明确作业要求后,可以自由发挥,形式不限,甚至可以本上给老师留言,说说自己的学习心情。在心理上,学生不会把作业视为负担;在情感上,老师的及时回复不仅能为学生及时解决困惑,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定期筛选有的“作品”,颁发“书写工整奖”、“最有创意奖”、“最美作业”,同时在班级展示,便于同伴学习。对于口头作业,学生则可以借助手机的app,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课文跟读模仿或者课外拓展巩固。这样,不仅将原本隐形的无法检查的口头作业变成显性的可评价的作业,也培养了学生的语音语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小学英语教育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7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