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专业导论论文》,欢迎阅读!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专业导论论文——我对历史师范专业的认识
在现在的社会建设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此,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
求就更加的迫切。对于师范教育而言,作为学生的我们就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到大,我们所身处的学校,所接触的老师,都在教育所包含的范围内。现在,我步入大学已经半年了,再过半年,我将会接受到我所选择的专业的专业知识了。在这里我必须强调,我所选择的专业是历史师范,它所涉及的东西就是历史知识和教学技巧。经过对专业导论这门课程的了解,一下我将发表一些对我自身专业的一些认识。
一、师范的历史
西方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在17世纪末已成立了一些训练教师的机构。到 18世纪 60年代工业革命以后,随着教育的普及、学校的大量设立,正规的师范教育在西方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起初的师范教育都属于中等教育性质。随着各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师范教育逐步发展到高等教育范围。
我国的中等师范教育于1904年 1月13日,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师范学堂(中等教育性质)及优级师范学堂(高等教育性质)两等。1907年颁布《女子学堂章程》,改变了过去师范学堂不许女子入学的规定。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将初级师范学堂改称师范学校,修业年限仍为 5年。1922年,师范学校修业年限由 5年改为 6年,其中前后两段可以分别设立,称为前期师范学校和后期师范学校。接着又把后期师范定名为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3年。前期师范为简易师范学校, 招收高小毕业生,修业年限 4年。 1927 ~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人民政权对师范教育很重视。1932年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央列宁师范学校;同年又成立了闽瑞师范学校。1937年,陕甘宁边区成立了鲁迅师范学校,后改名为边区第一师范。至1941年,陕甘宁边区已有 5所师范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师范教育进行了有计划的建设工作。1952年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师范学校进行了改造,同时大力举办短期师资训练班,增设初级师范。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着重发展中级师范,逐步减少初级师范,停办短训班。1956年前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布试行了 《师范学校规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条例》 和《师范学校教育实习法》,颁发了《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编写出版了师范学校各科教学大纲和教材。60年代初,初级师范绝大部分已改办为中级师范,停止招收高小毕业程度的学生。在“文化大革命” 中,大多数师范学校被取消了。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各地中等师范学校逐步进行恢复、整顿、充实。1980年 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 总结了建国 30年来办中等师范教育的经验,研究了如何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问题。会后,教育部颁发了会议通过的《教育部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试行草案)》、《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和 《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二、以及历史专业所要学习的内容
作为一名历史师范专业的选择者,我们所要学习的是自古至今的历史事件,了解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同时,为了成为一名优秀博学的历史老师,我不但要了解许多记载于书籍中的正史,也要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不敢刊于册的野史。虽然野史看起来登不上台面,也多不能为学生的学习考试上有用处,但这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视野,多一点的思维角度。真正的历史不是用书本读出来的,而是用政治思维推断出来的。
在校内,我们除了要学习所设置普通文化基础课和历史专业课外,还需学习一些教育课程。其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见习及实习等涉及教育各个方面的课程。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认识教师这一职业,更加全面的掌握教学教育技巧。
三、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在向自己的高中老师,学长,学姐请教后,我大概整理出一下内容。
一、在教学实施层面,做到三个“懂” 1.懂教材意图 作为教师,读懂教材是首要任务。教材给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哪些是重要的信息?我们应该用这个教材传授哪些知识给学生?训练学生哪些能力?让学生学得什么?让学生明白什么?让学生养成什么习惯?等等问题,弄懂了吗?弄懂了,教材就读懂了。怎么才能读懂?现在有很多渠道,可以利用教辅书籍;利用网络查找更详细的内容;利用杂志、专刊等课外书籍,扩大视野;还可以请教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
2.懂教学设计
教材读懂了,如何去教学?这就要进行教学设计,或者说是备课。这些信息要传递给学生、这些训练要落实、这些知识要过手、这些习惯要养成。一个专题我要分几个课时完成?每个课时完成什么?每个课时几个教学环节?重点环节是什么?每个环节怎么引入、怎么推进、怎么过度、怎么总结... ...都要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写好教案。
3.懂组织教学
深刻的教材解读、精美的教学设计如何高效的实施,依赖于组织教学的水平。有些人一辈子都处于新教师的水平,不是因为他读不懂教材,也不是因为他不会教学设计,而是因为他不懂组织教学。新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最大区别,就是新教师眼中只有教材,经验丰富的老师眼中还有学生。所以,只有你上课眼中有学生了,你所传授的才会被学生所接受,你才成为了一名入格的教师。
二、在思想认识层面,做到三个“一点” 1.看远一点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能走多远都决定于我们能看多远。同样的工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就是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处理方式也可能不一样。这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眼界不同所导致的。所以,把目光放得远一点,也许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上都会有新的突破。
2.看开一点
开,就是开阔。看开一点,就是心胸要开阔,或者说不要钻牛角尖。年轻人吧,看问题难免偏激;独生子女吧,做事情可能我行我素。刚到学校,学校可能给我们压重担,因为我们是年轻人;刚上岗位,我们可能感觉工作杂、多、重、难,因为我们是新教师;我们可能感觉学生不听你的教育,因为我们是一名新的老师,每个人都有一段适应期,从学生过来的我们也应该都理解。
3. 看淡一点
说到这儿,我想和大家来重新理解两个词语:舍得、得失。何为舍得?就是学会舍弃,但舍弃之后的结果是获得;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何为得失?就是什么事情你都把得到、把索取放在第一位,那么,到最后你什么也得不到,或者说暂时得到的最终也将失去;也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就得安心备课,耐心教课。面对闹腾、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5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