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鲍照

2022-12-01 07:04: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北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鲍照》,欢迎阅读!
南北朝,现实主义,杰出,诗人,鲍照


鲍照

鲍照(412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县北)人,久居建康(今南京)

鲍照出身贫寒,少有文才,历官秣陵令、永嘉令、临海王刘子顼参军,世称“鲍参军”后死于乱军之中。

鲍照生活在南朝门阀士族统治的时代,因出身微贱,空有抱负,终生不得意。钟嵘《诗品》中说:“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因此,他的作品多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平之情,揭露了当时社会现实中许多不合理的现象。鲍照现存诗歌二百余首,今人钱仲联增补《鲍参军集注》本注释较详。

鲍照现存诗歌中,乐府诗最多,计八十余首。边塞战争,征夫戍卒的生活,是他乐府诗内容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其中有些诗抒发了他在南北分裂、世族当权、篡乱不已的黑暗时代有志难伸,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有些诗表现了他在门阀制度压抑下耿直、孤傲和倔强的性格,反映了他与黑暗现实的尖锐对立;有些诗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战乱中的痛苦生活。

鲍照是南北朝时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豪迈矫健,用语精工。鲍照的七言诗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在形式上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或自由换韵,这就为七言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他的乐府诗,对唐代很多诗人都有影响。

鲍照的散文,也不乏佳作。《登大雷岸与妹书》《瓜步山碣文》是历来为评论家称赏的作品。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




太始二年(466年),江州(今九江市)刺史刘子勋称帝,刘于顼响应,后刘于勋败,刘子顼被赐死,鲍照在荆州被乱军杀害。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时为泰始二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0q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