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教案》,欢迎阅读!

燕歌行
高适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一、导入
欣赏《英雄的黎明》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是李贺的人生理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王昌龄的报国宣言,但是理想也好,宣言也罢,总是被残酷的现实“雨打风吹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适的《燕歌行》,让我认识古代那场令人扼腕的战争,让我们触摸那些在战火的硝烟中一个个无法直视的灵魂。
二、整体感知
1、展示学习目标
A、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B、赏析诗歌艺术手法,感受诗人的独特诗风
2、朗读小序(请一个学生朗读)
A、了解诗人的创作缘由------感征戍之事 B、注意一些字音,语义------元戎 和焉 3、初步了解------意读
【齐读全诗】
A、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了这场战败的战争的背景,大体疏通的诗文之意。 B、作者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战争的全景图,在这里我们可以切分为四幅画面。 【ppt展示】大军出征图----战败被围图----征人思归图-----效命死节图 4、感知征战之事-----改写
【ppt展示】请你从每节诗中选取两句,为每幅图题诗,将这首诗歌改写成八句。
大军出征图------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战败被围图------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比较: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征人思归图------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效命死节图------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思考1】将这两种不同的八句诗,分别自由的读一读,体会其中的不同情感。
“战士”这俩句更深层次的揭示了战败的原因,让我们接触到了诗歌的主旨。 【思考2】面对这样的“征戍之事”,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诗文中的语句)
1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三、品味鉴赏
1、体会征战之苦-------情读
【自由地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ppt展示】请思考诗人所感“征战之苦”,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你找出这些诗句并加以概括。(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要养成圈点勾画,做批注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板书】征战之苦------战争环境苦、将士不能同甘共苦(苦乐不均)苦、思念亲人苦、随时赴死苦
【ppt展示】补充 关于李广--------西汉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
【思考1】了解了李将军这些身先士卒,同甘共苦,体恤士兵等特点,回到这个刚才的问题:为何“至今犹忆”呢?
将唐朝的将军与李将军形成对比。侧面突出诗人对将军的悲愤,愤恨之情。控诉朝廷的黑暗,统治阶级的腐朽。
2、体悟诗人情感------悟读
【ppt展示】诗人想通过这场战争表达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过渡语)刚同学说了对将军的情感,但这首诗被誉为高适边塞诗的“第一大篇”,有人说此诗情感极为深沉。请大家思考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回答。
对比,最主要
君主----批判(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将军---谴责、愤慨(纵情声色,腐败无能,贪功轻敌,不恤士兵/苦乐不均)
士兵----赞美、同情(奋勇杀敌,不图名利/离家远戍,内心悲苦) 征夫思妇----同情(杜甫《新婚别》中“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其
结果即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百姓----悲悯、同情
战争----控诉(唐代边塞诗多以表现民族间的征战内容居多。本诗虽是边
塞诗,但重点不在于揭示民族矛盾,)
【小结】刚刚通过几个环节,体悟了这首诗的深沉情感,下面让我们一起
【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3、鉴赏诗歌之妙-----品读
【ppt展示】请诵读全诗,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句子,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要求:找出一处,小组讨论,代表发言,选择角度,组织语言,注意运用诗歌鉴赏的术语。) 【预设】 A、“大漠穷秋塞草腓”:景物描写,边塞秋草的衰败渲染出凄凉氛围。寓情于景,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性,体现出对战士的担忧,奠定了悲壮的氛围。
(点评:这在诗歌中,是意象与意境的关系。两者达到了和谐统一,有句话:和谐谓之美。你为何喜欢这句?因为这句和谐,就感到美。) B、“胡姬凭凌杂风雨”:运用比喻,“杂风雨”形象的写出了战争的不利形势,敌人来势十分凶猛,像风雨一样,渲染了悲壮、凄惨、雄壮的氛围。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z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