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版)《幼儿文学》课程》,欢迎阅读!

(完整版)《幼儿文学》课程标准
《幼儿文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幼儿文学的文体知识,培养实际技能,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整体课程打下较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特征,幼儿文学作品文体的分类界定,加深学生对幼儿文学特点的认识,达到熟练掌握幼儿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对幼儿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演绎能力、改编和创作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特征,幼儿文学作品文体的分类界定。
2。 加深学生对幼儿文学特点的认识,达到熟练掌握幼儿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熟练掌握幼儿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对幼儿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演绎能力、改编和创作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 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
序号 上编
幼儿文学的基本
理论
了解和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含义、幼儿文学的特
征和作用。
项目 课程内容 学时
6学时
幼儿文学的文体了解掌握儿歌、幼儿诗、28学时
(完整版)《幼儿文学》课程标准
知识 童话、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和幼儿戏剧的理论知识,鉴赏作品。
下幼儿文学作品的通过儿歌、幼儿诗、童话、34学时
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和幼儿戏剧的表达技巧指导,更好地表达作品。
幼儿园见习
实践中体会幼儿文学在4学时 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编 表达技巧
总计
按2学时/周 18周/学期计算
72学时/学年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1.本学科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且更重视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以项目为载体,课题为单元,通过实践性、应用性的结合使学生加深对课堂上学习的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实践性教学要求依据学科培养目标,将学生能力结构的培养设置于课程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
2。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仿真实训教学、综合实践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理论教学实行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行情境教学,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五、教学实施
(一)课时安排(72课时)
(完整版)《幼儿文学》课程标准
序号 上编
项目 课程内容 学时
幼儿文学的基本
理论
了解和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含义、幼儿文学的特
征和作用。
6学时
幼儿文学的文体了解掌握儿歌、幼儿诗、
知识
童话、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和幼儿戏剧的理论知识,鉴赏作品。
28学时
下幼儿文学作品的通过儿歌、幼儿诗、童话、34学时
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和幼儿戏剧的表达技巧指导,更好地表达作品。
幼儿园见习
实践中体会幼儿文学在4学时 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编 表达技巧
总计
按2学时/周 18周/学期计算
72学时/学年
(二)教材选用
教材:《幼儿文学实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教学评价
《幼儿文学实用教材》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幼教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全书以基础知识为指导,技能训练为目的,分为上编、下编两大部分。理论上通俗易懂,易于了解掌握.技能上实用性强,便于表达与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对幼儿文学作品的表达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