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亲职教育》,欢迎阅读!
![教育](/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4.jpg)
从学前教育角度探究家庭之亲职教育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任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和父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学前儿童而言,父母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尤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所以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技能,不仅是家庭的私事,更是关乎国民素质和国家未来的命运。社会应该提供多种途径,使家长获得必要的教育技能和训练。这种教育和训练就叫做“亲职教育”。“亲职教育”也称“家长教育”,是一门教导父母如何了解与满足子女身心发展需求,善进父母职责,以协助子女有效成长、适应与发展的学问。简言之,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
一、亲职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怎样做父母》一文中指出:“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他认为,人们在做父母之前就要学习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他说:“做父母的,要想把孩子养得好,在未做父母之前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懂得养孩子的方法?有什么资格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怎样养育孩子,使得孩子身心两方面都充分而又正当地发育?这些,都该弄得明自才配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由此可见,为人父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机会只有一次,如此就更应该要用正确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去教育孩子,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如果说现在为人父母的人们都没有做任何准备,我是不同意的。其实很多初为人父母者,在刚怀孕时就开始着手准备各种育儿经验,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如《育儿百科》、《捕捉儿童的敏感期》、《蒙台梭利胎教新法》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书籍所提供的育儿方法;妇产科医生、小儿科医生、父母朋友、学者专家等提供的建议和忠告,这些所提供的讯息可谓是众说纷纭,不胜枚举。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各家不同的主张所带来的后果是父母不知如何是好,疑惑重重。但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合别人家庭的方法并不一定也就适合你家庭的情况,所以说,知识不是死的,要加以领会在运用,自得合用。
幼儿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作为家长要明白这一时期孩子的真正需求。很多学前儿童家长不知道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不懂得什么是适应幼儿成长的;更不懂得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对幼儿的教育依然停留在抚养和简单地教授一些知识的层面上,根本没有真正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幼儿自身的发展情况,因此对学前儿童的父母加强教育迫在眉睫。
二、亲职教育的策略
1、建议政府部门设置相关法律文件。为了不让亲职教育的推行成为空谈,首先应在法律的层面上确立其地位,强迫要求家长进行有关教育和教养儿童方面的学习。
2、家长要明确亲职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且接受相关的亲职教育训练。亲职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也称家长教育或父母教育。在德国
3、家长应与幼儿园加强联系,并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幼儿教育不是靠幼儿园单方面就可取得成功,也不是家庭单方面努力就有成效的,幼儿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家庭的结合。对于学前教育幼儿的家长的教育思想一定要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一致,如果教育观念不相同,就会造成“5+2=0”的现象,幼儿园五天的教育就会被两天的家庭教育所淹没,这样对于幼儿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并且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qGG.html